[发明专利]风电机组变桨控制器的性能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58178.1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1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余真鹏;陈新;周雪梅;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唐山东烟台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7/00 | 分类号: | F03D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广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桨控制器 风电机组 性能评估 发电机转速 变桨控制系统 近似模型 期望性能 一阶 变桨指令 动态评价 系统辨识 在线实施 在线收集 自动收集 预设 风速 自动化 达标 | ||
风电机组变桨控制器的性能评估方法,自动收集风电机组风速、发电机转速实际值、发电机转速目标值和变桨指令的数据,将在线收集的所述发电机转速目标值和所述发电机转速实际值的偏差的绝对值对时间的积分作为当前变桨控制器的实际性能;通过能够在线实施的系统辨识方法获得变桨控制系统的一阶近似模型,再根据获得的变桨控制系统的一阶近似模型参数,计算变桨控制器的期望性能;将期望性能除以实际性能得到性能评估指标,将性能评估指标与预设性能指标比较来判断当前变桨控制器性能是否达标。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完全实现自动化的、能够实时、动态评价风电机组变桨控制器性能的风电机组变桨控制器性能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机组变桨控制器,特别是涉及风电机组变桨控制器的性能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绝大多数都具有变桨控制系统,变桨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在风速达到额定值以上时,将发电机转速实际值维持在发电机转速目标值附近。变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变桨控制器是变桨控制系统的核心,变桨控制器根据发电机转速目标值与发电机转速实际值的偏差,计算出变桨角度指令,并将变桨角度指令输送到变桨执行机构,变桨执行机构通过调节桨叶角度来调整叶片对风能的吸收率,进而调整发电机转速的实际值,使得发电机转速的实际值尽量维持在发电机转速目标值附近。
目前部分风场变桨控制系统的调节能力不足,在大风时经常遇到发电机转速实际值频繁超出发电机转速允许的最大值,进而被迫停机,造成实际功率曲线大幅度低于理论功率曲线。风场业主单位经常因为质保期内功率曲线无法达到设计值的问题与整机制造厂家产生纠纷。变桨控制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变桨控制器维护调整不合理、不及时。目前,没有相应的变桨控制器性能监测评估系统,风场业主单位、整机制造厂家无法准确掌握变桨控制系统的常态性能,功能下降时不能自动诊断分析,正常状态下不能提前自动监督、维护调整变桨控制器,只有等到风机出现严重超速导致停机时才得到关注,造成发电量的巨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填补风电机组变桨控制器性能评估问题的技术空白,提供一种完全实现自动化的、能够实时、动态评价风电机组变桨控制器性能的风电机组变桨控制器性能评估方法。
本发明风电机组变桨控制器的性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线收集额定风速以上时,风电机组风速、发电机转速实际值、发电机转速目标值和变桨指令的数据,按照采样时刻t分别标记为数据组V(t)、ωg(t)、Pd(t);
(2)计算步骤(1)中在线收集的所述发电机转速目标值和所述发电机转速实际值的偏差的绝对值对时间的积分,
并将IAE作为当前变桨控制器的实际性能;
(3)通过能够在线实施的系统辨识方法,获得变桨控制系统的一阶近似模型:
其中,K是一阶近似模型的增益,θ是变桨控制系统的纯延迟,τ是一阶滞后时间常数,s是拉普拉斯变换因子,这三个参数按照以下步骤获得:
(3.1)首先,根据步骤(1)中收集得到的发电机转速实际值ωg(t)和变桨指令Pd(t),获得变桨指令单次变化的幅值,标记为Δp,获得对应发电机转速变化的幅值,标记为Δg,则一阶近似模型的增益K是:
(3.2)其次,计算从变桨指令开始变化到发电机实际转速开始往反方向变化的时间差,该时间差即是变桨控制系统的一阶近似模型的纯延迟θ;
(3.3)然后,计算从发电机实际转速开始往反方向变化直到不再变化的时间差,标记为ST,并确定变桨控制系统的一阶近似模型的一阶滞后时间常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唐山东烟台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唐山东烟台电力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81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测试方法
- 下一篇:塑料焊接机用自动温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