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花抗帕金森病有效部位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8587.1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7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齐宪荣;马迎聪;蒲小平;叶敏;曹静;任汝通;王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286 | 分类号: | A61K36/286;A61K9/20;A61K47/34;A61P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余光军;李霞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花 帕金森病 有效 部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滴丸,尤其涉及红花抗帕金森病有效部位滴丸,本发明还 涉及所述红花抗帕金森病有效部位滴丸的制备方法,属于滴丸的制备领 域。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茨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为60~80 岁,其临床表现为肌强直、静止性震颤、运动性迟缓及姿态障碍等。目前, PD发病的确切机理仍不清楚,其主要原因是在神经元变性死亡过程中启 动了以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兴奋性毒素作用等病理机制。 对于PD疾病的治疗措施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后者包 括神经外科手术、脑深部电刺激、基因治疗等,现阶段仍以药物治疗为主。 已有研究表明,中药(包括单复方制剂、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单体化合 物)在治疗PD疾病时,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改善PD患者症状,延缓 发病进程,减轻西药副作用等。因此,中药治疗PD疾病值得深入探索和 研究。
红花为菊科红花属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干燥花,是 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红花是一味传统中药,《本草纲目》中记载红 花能“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中医上认为红花味辛、微苦、性温 归心和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降血压、降血脂功效,在现代临 床中成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等疾病的重要中药。从 20世纪初起,各国对红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已分离鉴 定的化学成分有60多种,其中主要结构类型有醌式查尔酮苷类、黄酮类、 生物碱类、有机酸类和木脂素类等,其中以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较深入。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红花黄酮类提取物具有确切的预防或治疗PD疾病 的功效,经实验发现,提取物中的山奈酚-3-O-芸香糖苷 (Kaempferol-3-O-rutinoside,K3R),脱水红花黄色素B(Anhydrosafflor yellowB,AYB),6-羟基山奈酚-3,6-二-O-葡糖糖苷 (6-hydroxykaempferol-3,6-di-O-glucoside)等具有与DJ-1蛋白结合的作 用。DJ-1蛋白的基因突变与人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型PD相关,能够 调节抗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因此,将红花抗帕金森病有效部位的提 取物制备成服用方便,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剂型,对于满足临床 治疗和患者的使用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花抗帕金森病有效部位滴 丸,该滴丸的圆整度和光泽度好、稳定性良好,溶出量大、溶散时限短, 且其制备方法简单,能够用于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红花抗帕金森病有效部位滴丸,由以下原料制 成:红花抗帕金森病有效部位提取物和基质。其中,按照质量比计,红花 抗帕金森病有效部位提取物:基质=1:1-25;优选为1:4-18。更优选的, 按照质量比计,红花抗帕金森病有效部位提取物:基质=1:5-12;最优选 为1:10。
本发明所述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PEG6000)或聚乙二醇4000 (PEG4000)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PEG6000。PEG6000为亲水性基质, 性质稳定,对人体无毒无害,且可增加某些药物的溶出速率,提高生物利 用度。
本发明通过比较基质PEG6000和PEG4000,发现基质PEG4000不适 于制备红花抗帕金森病有效部位的滴丸。当基质为PEG4000,按药质比1: 1-4滴制时,药液粘稠,滴头堵塞,不易流出;而按照药质比1:5-20, 滴制成型的滴丸硬度和圆整度较差,易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8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苦瓜总皂苷提取工艺
- 下一篇:一种治疗韧带损伤的绑带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