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8638.0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1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水谷嘉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30/72 | 分类号: | B29D30/72;B60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张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pneumatictire)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将胎面部件(treadmember)、胎侧部件(sidewallmember)、胎体帘布层(carcassply)、胎圈(bead)、胎边芯(beadfiller)、带束层(beltply)等多个轮胎结构部件(tireconstituentmember)贴合在成型鼓(moldingdrum)上而形成未硫化的生轮胎(greentire),并通过将该生轮胎在轮胎成型用硫化模具内硫化成型,来制造充气轮胎。构成生轮胎的多个轮胎结构部件分别具有规定的厚度,因此,在贴合多个轮胎结构部件时,在各部件的端部容易产生台阶部,由于该台阶部,易于在各轮胎结构部件间发生空气积存。
以往以来,为了消除各轮胎结构部件间的空气积存区,在各轮胎结构部件上形成空气排出沟槽的同时,利用贴压(stitching)(辊轧(rolling)),使空气通过所述空气排出沟槽从所述空气积存区向外侧挤出。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胎侧上形成沿轮胎径向或轮胎周向延伸的空气排出沟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4-2841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仅公开了以沿轮胎径向或轮胎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空气排出沟槽的情况,而并没有对空气排出沟槽的设置特别考虑,而尚有改良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能够在生轮胎的状态下使介于多个轮胎结构部件之间的空气有效地排出。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是对贴合多个轮胎结构部件而形成的生轮胎进行硫化成型而成的,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未硫化的状态下,所述多个轮胎结构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在与其他轮胎结构部件的邻接面上,形成有第一空气排出沟槽及与所述第一空气排出沟槽交叉的第二空气排出沟槽,所述第一空气排出沟槽用于在贴压时向外方排出介于与邻接的其他轮胎结构部件之间的空气。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第一空气排出沟槽与第二空气排出沟槽交叉,从而在贴压时,能够使挤出至其中一个空气排出沟槽的空气经由另一个空气排出沟槽向外方挤出。由此,能够增大第一空气排出沟槽和第二空气排出沟槽交叉的交叉区域的沟槽容积,能够有效地排出空气。而且,通过使两个空气排出沟槽交叉来构成空气排出路径,从而能够提高空气排出路径的设定自由度,易于设定更有效的空气排出路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气排出沟槽及所述第二空气排出沟槽形成在胎侧部件上,所述第一空气排出沟槽形成在所述胎侧部件的轮胎径向的大致中央部,所述第二空气排出沟槽形成于所述胎侧部件的轮胎径向的、在贴压时使贴压工具(stitchingtool)移动的那一侧的端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上述发明适当应用于胎侧部件。尤其是通过在容易存在空气的区域使第一空气排出沟槽与第二空气排出沟槽交叉,能够更加有效地排出空气。
所述第二空气排出沟槽优选相对于轮胎径向倾斜。
根据该结构,与沿轮胎径向或轮胎宽度方向形成第二空气排出沟槽的情况相比,由于能够使空气排出沟槽的沟槽长度变长,因此能够增大空气聚积量,从而有效地排出空气。
优选地,随着向使贴压时的贴压工具移动的方向前进,使所述第二空气排出沟槽向相对于贴压时的所述生轮胎的旋转方向的相反侧倾斜。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第二空气排出沟槽向贴压时被贴压工具挤出空气的挤出方向倾斜。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排出部件之间的空气。
所述第一空气排出沟槽及所述第二空气排出沟槽优选形成在所述胎侧部件的轮廓面(profilesurface)上。
优选地,所述轮廓面包含位于轮胎径向中央的第一轮廓面和位于轮胎径向端部的第二轮廓面,所述第一空气排出沟槽形成于所述第一轮廓面,所述第二空气排出沟槽形成于所述第二轮廓面。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每个轮廓面上形成空气排出沟槽,能够在整个轮廓面上容易地形成空气排出沟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空气排出沟槽在轮胎径向上与所述端部侧的缘部连通,而在厚度方向上并不贯通。
根据该结构,在形成空气排出沟槽的同时,还能防止在缘部形成有成为裂纹起点的切口。
所述第二空气排出沟槽优选形成在所述胎侧部件的轮胎径向高度的10%~25%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8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