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光驱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59049.4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0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峰;李晓;马树灯;王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3/28;C09K19/54;B32B37/02;B32B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李稚婷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层 膜结构 驱动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光驱动复合材料,是由柔性基板和光响应聚合物层组成的双层薄膜,其中靠近二者界 面的光响应分子按一定方向有序排列,而远离界面的光响应分子无归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板为有机聚合物薄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驱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聚合物薄膜选自聚酰亚胺、 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氰、聚四氟乙烯及它们的共聚物薄膜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响应聚合物层的光响应材料是 下列a)、b)、c)三种情况之一:
a)含有偶氮苯和/或偶氮吡啶的光响应高分子,其分子通式如下式I所示:
式I中,R1和R2各自独立为H、C1~C6的烷基;x=0~1;m和n各自独立为0~18的整数; R3代表烷基、烷氧基、硝基、氰基、羧基、氨基、羟基、卤素、甲酸酯基、醛基或酮基;
b)含有偶氮苯和/或偶氮吡啶的氢键超分子聚合物,以式I所示的光响应高分子中的偶氮 吡啶为氢键的受体;
c)含有偶氮苯和/或偶氮吡啶的卤键超分子聚合物,以式I所示的光响应高分子中的偶氮 吡啶为卤键的受体。
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光驱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柔性薄膜作为基板,在其一表面形成沿一定方向的微沟槽结构;
2)配制光响应材料的溶液,将其涂在具有微沟槽结构的基板表面,得到复合薄膜;
3)将复合薄膜热退火,得到所述光驱动复合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通过摩擦、刻蚀或压印的方法在基 板的一面形成具有一定方向的微沟槽结构,沟槽的深度在1纳米~5微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采用砂纸等对所述柔性薄膜沿一个 方向进行摩擦,摩擦次数为1~20次,操作温度为室温~15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光响应材料的溶液浓度在 0.1~20wt%,将该溶液涂在基板具有微沟槽结构的表面,形成厚度为1~1000微米的光响 应聚合物层,靠近界面的光响应分子沿着沟槽的方向进行排列,远离界面的分子则是无归 排列,从而得到具有一定有序度的聚合物的复合薄膜。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光响应材料是如下所述聚合 物1或聚合物2,或者是聚合物2与卤键供体形成的卤键超分子聚合物,或者是聚合物2 与氢键供体形成的氢键超分子聚合物: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将复合薄膜加热到20~150℃进行 热退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590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带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无线充电的复合片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