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缓冲包装纸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0200.6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4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曾军堂;叶任海;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6 | 分类号: | B29C47/06;B29C6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缓冲 包装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缓冲包装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受到冲击和振动等机械载荷作用引起的损坏,需要对 产品进行缓冲包装。由于纸质的缓冲包装材料比塑料环保,而且价格便宜,来源广泛,近年 来纸张在包装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纸质的缓冲包装材料主要有瓦楞纸板、蜂窝纸板和制 浆模塑。
纸质的缓冲包装材料主要构成材料是植物纤维,植物纤维材料是多孔性-毛细管- 胶体性润湿材料,纤维素的化学结构中具有较多的游离羟基,亲水性强,随着外界温度和湿 度的变化容易蒸发或吸收水分,产生干缩或湿胀,会导致材料的尺寸不稳定,容易产生内应 力发生变形、开裂等现象,并且植物纤维材料长期处于湿润环境中时,也会被微生物解聚, 使纤维的抗拉强度下降,对纸质包装缓冲材料的耐久性和力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缓冲包装材料的防水性,中国专利公开号104476873A公开了一种防水包 装材料,包括:基材、保护基层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均匀涂覆在所述保护基层的表面,所述 保护基层均匀附着所述基材的表面,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0.1-1mm。
中国专利公开号104339792A公开了一种防水型瓦楞纸板,通过在瓦楞纸板内部加 设防水膜来提高纸板成形后的防水效果,从而提高所包装物体的内部防潮效果,做到与外 界潮湿隔离的效果。
中国专利公开号10250979A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材料,将一种可降解的 塑料母粒通过添加于涂抹树脂中,淋涂或喷涂在包装基材表面支撑各种外包装物后,可防 光、防水、防潮、防蛀。
由此可知,为了提高包装材料的防水性,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在保护体上涂覆防水 膜层的技术手段提高缓冲包装材料的防水性。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由 于在制备了纸质缓冲材料后需要在纸质缓冲材料表面进行额外的涂膜处理,增加了包装纸 制成成品的工艺步骤。再者,在涂有防水膜的纸质缓冲包装材料在应用过程中,由于防水膜 体较薄,在粗糙的植物纤维上涂覆厚度不均匀,容易出现脱落开裂等现象,进而导致植物纤 维受潮,无法保证纸质缓冲包装材料长期的耐久性和力学性能,缩短了纸质缓冲包装材料 的寿命,所以,对涂膜工艺有较高要求。而且,通过简单的涂覆防水膜体,会在防水膜体和植 物纤维之间留在不可避免的接触不紧密孔隙区域,这些孔隙处将会在潮湿的环境中,成为 水渗入包装材料的途径,加之外层的防水膜体没有破裂,微生物真菌容易在空隙处滋生,可 能导致包装材料的外观良好,但是内部已经被腐蚀,不能达到之前的力学要求,由于外观上 不易发现,会造成更大经济损失。此外,防水膜多为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降解时间较长,对 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根据上述描述,有需要提出一种一次工艺即可成型,各层之间自发紧密粘接的包 装纸材料,以满足防水性要求的复合缓冲包装纸。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缓冲包装纸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石头纸 膏料以及微发泡材料膏料通过三层共挤挤出设备挤出,获得外层石头纸、中层微发泡层和 内层石头纸结构的复合缓冲包装纸雏形,本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纸质缓冲材料表面进 行额外的涂膜处理,增加了包装纸制成成品的工艺步骤以及膜体覆盖不均的缺陷,实现了 不需要额外的涂覆,仅一次工艺即可制备出满足防水性并具有良好缓冲性能的纸质包装材 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缓冲包装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石头纸膏料以及制备微发泡材料膏料;
将所述石头纸膏料以及所述微发泡材料膏料通过三层共挤挤出设备挤出,获得外层石 头纸、中层微发泡层和内层石头纸结构的复合缓冲包装纸雏形;
将所述复合缓冲包装纸雏形在120-140℃下进行发泡,获得复合缓冲包装纸。
优选的,所述石头纸膏料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取无机粉体65-100重量份,以及矿物纤维0-35重量份和15-25重量份树脂粉末、0-1重 量份分散剂、增白助剂0-1重量份,充分混合,获得各组分分散均匀的原粉A;
将所原粉A通过喷浆机以30-50m/s的速度喷出,以冷却速率3-5℃/min冷却至室温,获 得树脂粉末包覆原粉A的微球粉体B,其中,所述微球粉体B平均粒径为100-3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0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挤出机
- 下一篇:聚丙烯材料注塑模具型腔预变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