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型可遥控履带式模块化多用途抢险车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1127.4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6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戴钢;王吉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钢;王吉会 |
主分类号: | B62D55/06 | 分类号: | B62D55/06;B60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光华路天堂新村14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遥控 履带式 模块化 多用途 抢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用于抢险救灾的专用履带式特种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抢险救灾特种车辆主要有轮式和履带式两种驱动底盘,履带式车辆具有更好的地形通过能力。现有履带式抢险救灾车大多数由军用装甲车辆改装而来,体型较大,自重较大,在灾区道路毁坏的环境下较难通行。因自重较大,常用直升机无法调运(中型通用直升机吊运质量一般为3吨至4吨),无法快速部署。在复杂危险路段,常规有人驾驶车辆更增添人员伤亡风险。
现有小型履带车又存在空间小,且为固定舱室设计,无法随时根据任务需要改变使用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可无人遥控驾驶,具备模块化任务方舱快速更换功能,无方舱状态下空车质量3吨以内,具备通用直升机外挂吊运或舱内运输条件的履带式抢险救灾专用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左右两侧视图。A1为前视摄像机,A2为左侧摄像机,A3为右侧摄像机,A4为可移动式后视摄像机,B1为前牵引/吊挂吊耳,B2为后牵引/吊挂吊耳,C1、C2为任务方舱定位椎台,D为遥控装置天线,E为油箱,F为驾驶舱,G为附件舱,H为动力舱。
图2是本发明的车辆俯视图。A1为前视摄像机,A2为左侧摄像机,A3为右侧摄像机,A4为可移动式后视摄像机,B1为前牵引/吊挂吊耳,B2为后牵引/吊挂吊耳,C1、C2为任务方舱定位椎台,D为遥控装置天线,E为油箱,G为附件舱,H为动力舱。
图3是本发明的车辆正视图和后视图。A1为前视摄像机,A2为左侧摄像机,A3为右侧摄像机,A4为可移动式后视摄像机,B1为前牵引/吊挂吊耳,B2为后牵引/吊挂吊耳。
图4是任务方舱定位椎台正视图、俯视图、剖视图。I为定位螺栓孔。
图5是遥控驾驶状态控制逻辑示意图。J为带有图像显示器的全功能无线遥控器,A1为前视摄像机,A2为左侧摄像机,A3为右侧摄像机,A4为可移动式后视摄像机,D为遥控装置天线,K为遥控信号接收控制器,L为油门控制作动器,M为制动控制作动器,N为转向控制作动器,O为换挡控制作动器。
图6为任务方舱定位结构示意图。R为任务方舱底盘定位椎孔,P为定位螺栓,Q为垫片,C1、C2为任务方舱定位椎台。
具体实施方式
1、如图1所示,标准空载状态下的轻型可遥控履带式模块化多用途抢险车。A1为前视摄像机,A2为左侧摄像机,A3为右侧摄像机,A4为可移动式后视摄像机,用于有人驾驶状态下,为驾驶员提供视线辅助;在遥控驾驶状态下,通过驾驶舱F顶上的遥控装置天线D,向遥控器上的显示器提供行车环境实时图像。B1为前牵引/吊挂吊耳,B2为后牵引/吊挂吊耳,用于车辆牵引和直升机吊运作业。C1、C2为任务方舱定位椎台,用于与各类任务方舱配合定位固定。
2、如图2所示,H为动力舱,用来安装发动机和传动系统。G为附件舱,用来安装各类附件,如液压泵、压缩空气泵等。
3、如图3所示,B1为前牵引/吊挂吊耳,B2为后牵引/吊挂吊耳,用于车辆牵引和直升机吊运作业。
4、如图4所示,任务方舱定位椎台,固定在车辆底盘平台上,I为定位螺栓孔,用来固定各类任务方舱。
5、如图5所示,遥控驾驶状态控制逻辑示意图。A1为前视摄像机,A2为左侧摄像机,A3为右侧摄像机,A4为可移动式后视摄像机,将所拍摄图像发送至带有图像显示器的全功能无线遥控器J,然后驾驶员通过遥控器上的操作开关将控制信号传送给为遥控装置天线D,再由遥控信号接收控制器K,转换成各系统控制指令,发送给油门控制作动器L,制动控制作动器M,转向控制作动器N,换挡控制作动器O,分别完成各类车辆行驶操作动作。
6、如图6所示,任务方舱安装时,将任务方舱底盘定位椎孔R对准车辆上的任务方舱定位椎台C1、C2放置。再将定位螺栓P穿过垫片Q,旋入定位椎台上的中心螺孔,旋紧后,即安装完毕任务方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钢;王吉会,未经戴钢;王吉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11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