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后注浆异型树根桩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1230.9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1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温华兴;王玉奇;陈浩;王宇阳;何经纬;魏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6 | 分类号: | E02D5/36;E02D5/6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方星星 |
地址: | 11001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后注浆 异型 树根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地基基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后注浆异型树根桩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微型桩以其施工占地面积小、施工速度快、成本低、可以对既有建筑进行修复或加固等优点迅速在国内各地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在地基基础加固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很多新技术也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运而生,譬如:锚杆静压桩、树根桩、坑式静压桩、注浆加固法等等,这些方法在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加固方面应用的颇为广泛。
随着我国房地产领域的快速发展,建筑物自身所产生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在实际生活中,有诸多建筑物无法用重新建设来改变现有问题的比比皆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加固无疑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它既可以对原有建筑的进行加固补强,又可以避免对既有建筑物的拆迁重建所带来经济和时间上的浪费。2008年以来,我国已有超过40%的建筑物需要维护、加固和改造,同时,随着我国对抗震等级、设防标准等相关规范、要求的提高,相信这个数字远远已被超越。
现有的树根桩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时需要在现场浇筑,浇筑后形成的树根桩强度不高,承载力不够,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好的预制后注浆异型树根桩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桩侧和桩端承载力的预制后注浆异型树根桩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后注浆异型树根桩,包括混凝土桩身,所述混凝土桩身的横截面为异型截面,所述混凝土桩身中心设有钢管,所述钢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桩身的长度,所述钢管的周围设有钢筋,所述钢筋固定于所述混凝土桩身,所述钢筋与所述钢管共同形成3*3对称式排列。
进一步,所述异型截面为凹凸起伏形状,具有向内凹设的凹部和向外凸设的凸部,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均呈弧形,且相互间隔的围成一圈。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桩身的顶端设有钢板,供相邻的所述树根桩焊接,所述钢板对应所述钢管的部位处开设有孔。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桩身的底端也设有所述钢板。
进一步,所述钢管的底端设有注浆枪头,所述注浆枪头伸出所述混凝土桩身,所述注浆枪头周围设有多个注浆孔。
进一步,所述注浆孔外侧安装有逆止阀。
进一步,所述钢筋、所述钢管与所述混凝土桩身一次浇筑成型。
进一步,所述树根桩的直径为Φ200mm~Φ350mm。
一种采用上述预制后注浆异型树根桩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压桩,桩机将带注浆枪头的第一节桩吊起,所述注浆枪头尖端对准桩位后,桩机将所述第一节桩静压入地基中,当所述第一节桩被压至距离地面0.5m~1.0m时停止压桩;
步骤二:接桩,将第二节桩与所述第一节桩对准,并进行焊接,然后将所述第二节桩压入所述地基中,当所述第二节桩被压至距离地面0.5m~1.0m时停止压桩,依次进行下一节桩的接桩作业;
步骤三:注浆,通过所述树根桩顶部中心的所述钢管,自上向下高压注浆,水泥浆从所述钢管向下流动并由所述注浆枪头进入所述桩端地基的土体中,与土体固结,达到设计注浆压力及注浆量之后,停止注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树根桩为异型截面,可以增大与土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桩的侧摩阻力,在混凝土桩身中心设置钢管,并通过钢管向土体内注浆,可以固结桩端周围的土体,提高了桩端的承载力,钢筋设置于混凝土桩身内,提高桩的强度。本发明树根桩可以根据不同场地的条件限制,做出不同长度的桩体,适用于各种土体的地基,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预制后注浆异型树根桩的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预制后注浆异型树根桩带有注浆枪头的第一节桩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预制后注浆异型树根桩中两端设置钢板的第二节桩的剖视图;
图中,1—混凝土桩身、11—凹部、12—凸部、2—钢筋、3—钢管、4—注浆枪头、5—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1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撞锤
- 下一篇:适用于突扩突跌掺气坎的底板贴坡方法及变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