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层数据包生成方法、装置及PCI Express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3001.0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8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6F13/4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数据包 生成 方法 装置 pci express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层数据包生成方法、装置及PCI Express系统,该方法包括:控制处理层生成初始TLP,初始TLP包括预留字段、头字段、数据字段及摘要字段,预留字段包括空白的开始标志字段、序列号字段、LCRC字段及结束标志字段;控制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计算并填写预留字段,生成最终的TLP。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在生成TLP的过程中,由于不需要对TLP包进行移位,因此减小了TLP的传输延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串行总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PCI Express(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高速外部设备互连总线)系统的处理层数据包生成方法、装置及PCI Express。
背景技术
PCI Express技术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第3代高性能I/O总线技术,PCI Express技术的软件框架是与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部设备互连总线)技术的软件框架完全兼容,与PCI技术采用并行数据传输不同,PCI Express技术是采用串行数据传输。
PCI Express协议规定,PCI Express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处理层组成;其中处理层主要实现TLP(Transaction Layer Packet,处理层数据包)的组包与解包;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为保证在各链路上发送与接收的TLP的完整性,数据链路层通过序列号生成与检测电路以及LCRC(Link Cyclic Redundancy Check,链路层循环冗余校验)电路来保证数据包正确传输。
如图1所示,TLP结构与PCI Express中各个层的关系,在现有技术中,处理层生成TLP时,只生成TLPD部分,即图1中的头字段Header、数据字段Data及摘要字段Digest,其长度为DW(1DW=4Byte)的整数倍,TLP传输到数据链路层时再添加2Byte长的序列号字段Sequence Number与1DW长的LCRC值,TLP传输到物理层时再添加1Byte长的开始标志字段STP与1Byte长的结束标志字段END。即,现有TLP生成方法需要在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进行移位操作,将增加TLP的传输延时。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现有TLP生成方法需要在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进行移位操作的TLP生成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PCI Express系统的处理层数据包生成方法、装置及PCIExpress,以解决现有TLP生成方法需要在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进行移位操作导致的增加TLP传输延时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PCI Express系统的TLP生成方法,PCI Express包括处理层、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TLP生成方法包括:控制处理层生成初始TLP,初始TLP包括预留字段、头字段、数据字段及摘要字段,预留字段包括空白的开始标志字段、序列号字段、LCRC字段及结束标志字段;控制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计算并填写预留字段,生成最终的TLP。
进一步的,计算并填写预留字段生成最终的TLP包括:控制物理层确定并填写开始标志字段及结束标志字段,控制数据链路层确定并填写序列号字段,控制LCRC电路计算并填写LCRC字段。
进一步的,LCRC电路包括多个不同输入位宽的并行循环冗余校验电路;控制LCRC电路计算并填写LCRC字段包括:根据初始TLP的有效数据位宽,使能对应输入位宽的并行CRC电路计算并填写LCR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3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