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3108.5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5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友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含山民生瓷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35/6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238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红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 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 叫陶瓷。红瓷红瓷也称天目瓷。是一项古老的汉族制瓷工艺。是民间常用器 皿常见的釉色之一。施红色高温釉的瓷器。红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现有的红瓷的生产工艺都是外部施加了红色釉料,而瓷器的本身的内部 并不一定是红色,一旦有裂纹或者缺口内部的颜色就会暴漏出来,在对于雕 刻成工艺品来说不易使用,而且现有技术中红色釉料主要是靠增加颜料的含 量,然后颜料对称瓷器的强度、硬度等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且现有的工 艺生产出来的瓷器,脆性很大,非常容易崩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脆性小,不容易碎裂, 便于雕刻,无需喷釉的红瓷及其制备方法。
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红瓷,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分制成,
一种红瓷,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分制成,长石25份、石英砂35份、 滑石8份、赤石脂6份、莱阳土15份、焦宝石8份、叶腊石12份、硅酸铝5 份、铜花3份、鸡血石2份、氧化铁2份。
一种红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浆,将原料按组分配比并通过球磨、过筛、除铁和池存的步骤,然 后制成浆料;
2)制作模具,使用石膏粉浇筑成型成用于生产陶瓷的石膏模;
3)成型灌注,通过向石膏模中注浆、放浆和脱模,然后再进行修坯生产 处半成品坯体;
4)烧结,喷成釉的半成品,在窑内经过高温烧热后形成的产品,烧成时 间为17小时~20小时,烧成温度为1210℃~1290℃;
5)检验。
所述的烧结经过两次,第一次烧结温度为800~1100℃,持续时间为8~ 10小时,然后缓慢冷却,第二次烧结温度为1200~1300℃,持续时间为6~ 10小时,再次进行冷却。
所述的两次烧结前分别进行预热处理,第一次烧结前在1~2个小时内将 烧结温度加热到300~400℃,保温半小时,然后在1小时内将温度快速增加 到第一次烧结的温度,第二次烧结前在2~3个小时内将烧结温度加热到500~ 600℃,保温半小时,然后在1小时内将温度快速增加到第二次烧结的温度。
所述的本成品坯体在烧结前进行喷釉处理。
本发明中的原料组分制成的瓷器强度高,脆性小,且生产出的瓷器成纯 红色,便于雕刻,不容易崩裂,便于应用于工艺品制作。本发明中的瓷器中 起到调色作用的主要为赤石脂、铜花、鸡血石和氧化铁,不仅具有调色的作 用,而且可以增加瓷器的强度,减少脆性。
本发明分阶段的进行烧结,避免一次性烧结导致瓷器的内应力过大,脆 性高,容易崩裂的特点。本发明中的烧结温度、时间控制的更为合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强度高,脆性小,不容易碎裂,便于雕刻, 无需喷釉,颜色纯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黑瓷,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分制成,
一种红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浆,将原料按组分配比并通过球磨、过筛、除铁和池存的步骤,然 后制成浆料;
2)制作模具,使用石膏粉浇筑成型成用于生产陶瓷的石膏模;
3)成型灌注,通过向石膏模中注浆、放浆和脱模,然后再进行修坯生产 处半成品坯体;
4)烧结,喷成釉的半成品,在窑内经过高温烧热后形成的产品,烧成时 间为17小时~20小时,烧成温度为1210℃~1290℃;
5)检验。
烧结经过两次,第一次烧结温度为800~1100℃,持续时间为8~10小时, 然后缓慢冷却,第二次烧结温度为1200~1300℃,持续时间为6~10小时, 再次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含山民生瓷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含山民生瓷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31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灰回转窑浇注料的浇筑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韧性保温防火的纤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