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剔凿二次浇筑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3783.8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奎生;刘震国;郭利佳;黄强;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C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永芬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剔凿 二次 浇筑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剔凿二次浇筑方法 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在需要进行二次浇筑时,常用模板交护作 为浇筑的隔离带,其中,最为常用的模板是钢板或木板,其存在的问题是: 在进行二次浇筑时需要将支护模板拆除,施工量较大,浪费原料。且由于 钢板或木板的表面较为光滑,与其对应的混凝土二次浇筑面(也即是接合 面)也较为光滑。为了二次浇筑时新、旧混凝土能够构成牢固的整体,就 必须对旧的混凝土接合面进行剔凿处理,并对剔凿处理后的表面进行清理, 才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粗糙度的二次浇筑面,使新的混凝土可以和旧混凝土 的结合面牢固稳定。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剔凿耗费的人工成本较高,且在狭长空间等人难 以进入的区域内,剔凿的工期会进一步延长,为了使旧混凝土的接合面能 够获得较好的粗糙度,从面减少剔凿难度和工期,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快 易收口网作为接合面的支护组件,如中国专利CN103696564A公开了一种 施工缝模板,其在刚性骨架上固定有快易收口网,其中快易收口网为冲压 有若干孔的铁皮,借助于其上的孔使接合面获得一定粗糙度,但在实际使 用中,将快易收口网拆除后,接合面上留下的孔数量有限,不足以直接进 行二次浇筑,这样就必须将快易收口网拆除后,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剔凿; 另一种施工方式是:将快易收口网直接捣碎,其施工量大致相当于拆除快 易收口网后再进行二次剔凿。虽然相比于模板支护来说,这种快易收口网 支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剔凿程度和工期,但仍没有解决二次浇筑需要 进行剔凿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混凝土二次浇筑 过程中需要对旧混凝土的接合面进行剔凿,耗费人力成本高,工期时间长 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使混凝土二次浇筑免于剔凿的免剔凿二次浇筑 方法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免剔凿二次浇筑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在混凝土浇筑区域的结构骨架上的二次浇筑接合面安装钢筋骨架;
在所述钢筋骨架上二次浇筑的安装丝网;
在所述钢筋骨架区域内进行一次浇筑:
待所述一次浇筑硬化后,在所述接合面进行二次浇筑。
上述的免剔凿二次浇筑方法中,在安装所述丝网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钢筋骨架上安装止水钢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免剔凿二次浇筑装置,使用上述的免剔凿二次浇筑 方法进行浇筑,包括:
钢筋骨架,固定设置在混凝土二次浇筑的接合面上;
丝网,设置在所述钢筋骨架上用于二次浇筑的接合面上。
上述的免剔凿二次浇筑装置中,所述丝网为18-20目钢丝网,其绑扎在 所述钢筋骨架上。
上述的免剔凿二次浇筑装置中,还包括止水钢板;
所述钢筋骨架包括焊接设置在所述止水钢板上部的上部钢筋,和焊接 设置在所述止水钢板下部的下部钢筋。
上述的免剔凿二次浇筑装置中,所述钢筋骨架为竖直方向上多根间隔 布置的钢筋,所述丝网分别与每根所述钢筋绑扎。
上述的免剔凿二次浇筑装置中,所述钢筋骨架由Φ8-10钢筋制成。
上述的免剔凿二次浇筑装置中,所述钢筋骨架与构成混凝土浇筑区域 的结构钢筋焊接相连,以使其固定设置在所述二次浇筑的接合面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二次浇筑方法中,其通过安装在钢筋骨架上的丝网作 为二次浇筑的隔离带,从而使一次浇筑的旧混凝土接合面能够获得较为理 想的粗糙度,使一次浇筑的旧混凝土接合面不需要单独剔凿即可直接进行 二次浇筑。另一方面,由于丝网的设置,使得旧混凝土接合面不容易出现 浮浆,因比接合面在二次浇筑以前也不需要进行清理,有效缩短了施工量 和工期。
2.本发明提供的二次浇筑方法中,由于丝网的厚度较薄,且其形变力 不会对混凝土本身的强度造成影响,因此在一次浇筑硬化后,丝网不需要 从钢筋骨架上拆除可以直接粘合在一次浇筑的接合面上,相比于现有技术 中使用快易收口网作为二次浇筑接合面隔离带的做法,本发明的免剔凿二 次浇筑方法能够明显且有效的减少施工量,缩短工期,并提高一次浇筑和 二次浇筑混凝土接合的强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3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