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接面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4188.6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1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禹;汪存书;胡长兵;邹晖;于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云花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接面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工程砼面湿接结合面成型作业,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的砼湿接面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常常涉及到砼的二次浇筑或分层浇筑,砼接合面均需要清除原表面浮浆、使原有砼骨料外露1/3以上,以确保分层混凝土间的粘结力。
传统的湿接面成型方法有人工凿毛和风镐凿毛。人工凿毛是在砼强度达到2.5MPa以后用凿子在砼表面人工进行凿除形成粗糙面,形成湿接面。风镐凿毛是采用空压机气动风镐将混凝土表面凿成沟槽粗糙面。但是,传统的湿接面成型方式有以下的缺点:
1、人工凿毛费工费力,劳动强度大,凿毛效率约低,劳务费用高,且混凝土湿接面成型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成型质量不均匀,波动大。
2、风镐凿毛效率较低,且若凿毛强度未把握好,极易扰动深层砼或破坏砼内部结构和表面边角,形成质量隐患和外观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接面成型方法,其有效避免了人工凿毛和风镐凿毛的缺陷,是一种劳动强度小、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成型强度高、外表美观的成型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湿接面成型方法,包括:
对于水平接合面,在完成收面后均匀涂刷第一缓凝剂,搁置3~5小时,首先用第一高压水冲刷,然后用第二高压水冲刷,得水平湿接面;
对于竖向接合面,在浇筑前将第二缓凝剂均匀涂刷在用于覆盖竖向接合面的模板表面,浇筑后搁置12~24小时,拆除覆盖竖向接合面的模板,首先用第一高压水冲刷,然后用第二高压水冲刷,得竖向湿接面;
其中,所述第一高压水的水压低于第二高压水的水压,所述第一缓凝剂的缓凝作用时间短于所述第二缓凝剂的缓凝作用时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湿接面成型方法,所述第一高压水、所述第二高压水使水平接合面和竖向接合面的表面均凸出0.4~0.7厘米高度的粗骨料。
优选的是,所述的湿接面成型方法,所述第一高压水呈喷雾状,所述第二高压水呈射流状。
优选的是,所述的湿接面成型方法,所述第一缓凝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得:水1000份、葡萄糖20~30份、羟甲基纤维素钠18~20份、三聚磷酸钠9~16份、磷酸二钠10~14份、磷酸三钠3~7份,磷酸氢二钠6~9份、焦磷酸钠8~20份、烷基磷酸酯9~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份、碳酸氢钠2~9份、氟硅酸钠5~11份、乙二胺四甲叉磷酸钠钙5~12份、酒石酸钠6~14份、聚乙烯醇3~5份、羧甲基淀粉钠5~9份、二甲胺4~9份和丙三醇8~17份。
所述第二缓凝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得:水800份、葡萄糖20~30份、羟甲基纤维素钠18~20份、三聚磷酸钠9~16份、磷酸二钠10~14份,磷酸三钠3~7份、磷酸氢二钠6~9份、焦磷酸钠8~20份、烷基磷酸酯9~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份、碳酸氢钠2~9份、氟硅酸钠5~11份、乙二胺四甲叉磷酸钠钙5~12份、酒石酸钠6~14份、聚乙烯醇3~5份、羧甲基淀粉钠5~9份、二甲胺4~9份和丙三醇8~17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湿接面成型方法,使用第一高压水冲刷水平接合面的具体方法包括:
在水平接合面的正上方5~8厘米的位置放置一倾斜度为45°的斜面,并使该斜面的倾斜方向正好沿着水平接合面的长度方向,使该斜面的宽度方向正好沿着水平接合面的宽度方向;用高压水枪产生第一高压水,使高压水枪的出水方向垂直于水平接合面,且正好对准该斜面的下缘进行冲刷,并以5厘米/秒的速度移动高压水枪直至完成该位置宽度方向的冲刷,然后将该斜面沿着水平接合面的长度方向移动5~10厘米,同样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冲刷,逐次移动该斜面,直至完成整个水平接合面的冲刷。
优选的是,所述的湿接面成型方法,使用第一高压水冲刷竖向接合面的具体方法包括:
在竖向接合面的表面高度5~8厘米的位置放置一倾斜度为45°的斜面,并使该斜面的倾斜方向正好沿着竖向接合面的长度方向,使该斜面的宽度方向正好沿着竖向接合面的宽度方向;用高压水枪产生第一高压水,使高压水枪的出水方向垂直于竖向接合面,且正好对准该斜面的下缘进行冲刷,并以5厘米/秒的速度移动高压水枪直至完成该位置宽度方向的冲刷,然后将该斜面沿着竖向接合面的长度方向移动5~10厘米,同样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冲刷,逐次移动该斜面,直至完成整个竖向接合面的冲刷。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41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