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门的拉开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5945.1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金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36 | 分类号: | E05B83/36;E05B77/00;E05B79/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黄飞隆 |
地址: | 315204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拉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轿车车门附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门的拉开结构。
背景技术
轿车门锁外开拉杆机构是安装在车门内,实现轿车车门开启的机构,由外开手柄支架转换臂、开口卡扣、外开拉杆和门锁外开启臂组成。外开拉杆两端折弯呈L型,通过开口卡扣分别安装在外开手柄支架转换臂和门锁外开启臂上。当拉动车门的外开拉手时,外开拉手带动外开手柄支架转换臂转动,继而推动外开拉杆,外开拉杆再带动门锁外开启臂转动,从而将车门打开。
该种结构的轿车门锁外开拉杆机构,若外开拉杆过长,则将使门锁外开启臂受到预压力,当轿车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容易导致车门自动打开。若外开拉杆过短,则将使门锁外开启臂受到预拉力,当拉动车门外开拉手时,会导致车门无法正常开启,从而影响轿车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门的拉开结构,以保证车门能够正常开启和防止车门的自动开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汽车门的拉开结构,包括外开手柄支架转换臂、开口卡扣、外开拉杆和门锁外开启臂,外开拉杆一端呈L形,通过开口卡扣与外开手柄支架转换臂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卡扣,螺纹卡扣由相互扣合的卡扣座和卡扣壳组成,卡扣座和卡扣壳的内端面开设有半圆形螺纹孔,当卡扣座和卡扣壳相扣合后,两个半圆形螺纹孔组成圆形螺纹孔;外开拉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外螺纹,该端位于所述圆形螺纹孔中与螺纹卡扣螺纹连接,所述门锁外开启臂一端套装在螺纹卡扣上可相对于螺纹卡扣转动;所述卡扣座外端面一体设置有圆柱体,所述门锁外开启臂一端套装在该圆柱体上与圆柱体间隙配合;所述外开拉杆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中空部分的直径为外开拉杆外径的1/3,能显著提高拉杆的强度和韧性。
作为优选,在卡扣座内端面设置有两只带倒钩的卡头,在卡扣壳上开设有两只能够与卡头卡接的卡孔,卡扣座与卡扣壳通过卡头和卡孔相互卡接扣合。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门的拉开结构,由于具有螺纹卡扣,且外开拉杆螺纹端与螺纹卡扣进行螺纹连接,这样既可保证外开拉杆螺纹端与螺纹卡扣的可靠连接,又可在装配时方便地调节外开拉杆装配所需的长度,从而保证装配后门锁外开启臂不会因外开拉杆过长而受到预压力,也不会因外开拉杆过短而受到预拉力,故能够保证轿车车门的正常开启,同时能够防止当轿车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车门的自动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外开拉杆的轴测示意图。
图3为螺纹卡扣的轴测示意图一。
图4为螺纹卡扣的轴测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汽车门的拉开结构,由外开手柄支架转换臂1、开口卡扣2、外开拉杆3、螺纹卡扣4和门锁外开启臂5组成,所述外开拉杆3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中空部分的直径为外开拉杆3外径的1/3,能显著提高拉杆的强度,外开拉杆3一端31呈L形,通过开口卡扣2与外开手柄支架转换臂1连接。螺纹卡扣4为塑料件,由卡扣座41和卡扣壳42组成,卡扣座41与卡扣壳42之间设置有与其联为一体的连接带6,使卡扣座41与卡扣壳42通过该连接带6铰接。卡扣座41的内端面开设有半圆形螺纹孔411,并设置有两只带倒钩的卡头412,两只卡头412分别位于半圆形螺纹孔411的两侧;卡扣壳42的内端面也开设有半圆形螺纹孔421,卡扣壳42上还开设有两只能够与所述卡头412卡接的卡孔422,两只卡孔422分别位于半圆形螺纹孔421的两侧,卡扣座41与卡扣壳42通过卡头412和卡孔422相互卡接扣合,并且卡接扣合后,卡扣座41上的半圆形螺纹孔411与卡扣壳42上的半圆形螺纹孔421组成一个圆形螺纹孔。外开拉杆3的另一端32开设有外螺纹,该端位于所述圆形螺纹孔中与螺纹卡扣4螺纹连接。在卡扣座41外端面一体设置有圆柱体413,所述门锁外开启臂5一端套装在该圆柱体413上与圆柱体413间隙配合,使门锁外开启臂5在螺纹卡扣4上可相对于螺纹卡扣4转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金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镇海金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5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