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景位自适应老师图像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5971.4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8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曹进仓;黄勇;吕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凡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杨显俭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景 自适应 老师 图像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景位自适应老师图像分析方法,用于校园专业视频直播和拍 摄。
背景技术
现在教学直播和录制环境当中,需要摄像头跟踪拍摄老师近景图像,老师全景图 像,板书图像等多个画面。传统的拍摄方式包括一种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拍摄,而人工拍 摄不仅耗时耗力,拍摄效果跟踪个人水平高低而水平不一,并且还会严重的影响到正常的 教学流程,干扰老师教学和学生听课;另一种方式是使用红外,超声波等技术进行辅助拍 摄,这种方式需要另外添加设备,并且增加了成本和日常维护的难度。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103093654A”公开了“一种双摄像机交互式智能跟踪教学系 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摄像机控制模块、用户界面交互模块、线程交互模块、教师跟踪模 块、学生检测模块、学生跟踪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控制主机通过双路图像采集卡实时获取 教师与学生摄像机的拍摄图像,通过利用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跟踪算法和检测算法的计算 结果,选择适当的控制策略,合理安排信号之间的相互切换,并快速灵活准确的实现现场摄 像机的摇摆和俯仰、缩放和聚焦等功能,保证教师时刻处于拍摄画面的适当位置,实现了对 教师自动跟踪定位、学生全景显示及提问检测和板书时给予特写镜头等功能,从而实现了 跟踪抗外界干扰、动作无特定限制、拍摄无专人值守的自动智能跟踪教学系统。该专利公开 的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硬件模块较多,主要涉及七个模块,引入了需要手动操作的用户界面 交互模块和摄像机控制模块,且运用的技术也较为繁琐,需要预设一些数值,例如老师的身 高,教室的尺寸,摄像头的位置和角度等非常具体的数据参数,这些都使得产品显得不够智 能化,实际运用中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需要一种全自动,不安装任何第三方辅助摄设备的技术方案,通过图像内容 分析出老师的各种动作,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辅助摄像机进行跟踪拍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结构简单,连接 方便的全景位自适应老师图像分析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景位自适应老师图像分析方法,其系统包括嵌入式主机、显示器和一个用于拍 摄老师的摄像头,摄像头能够拍摄到老师讲台及黑板所在的整个墙体,嵌入式主机用于分 析判断摄像头传来的数据,并通过显示器显示主画面,摄像头拍摄包括老师全景和老师近 景,其特征在于嵌入式主机对于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如下:
控制一,当人物出现在摄像头中时,进行人物特征分析,找出老师所在位置;
控制二,当完成控制一后,需要将老师和背景画面进行分离,通过背景分离算法,计算 出整个讲台区域的背景;
控制三,当完成控制一、二后,将老师和背景进行分离,找出移动的老师,并且摄像头对 老师进行锁定;
控制四,判断人物移动速度是否过快,若老师快速移动至近景显示的边缘,则切换为全 景;通常情况下人在移动的时候,画面也会跟着转动,这样就会出现人走得太快,而画面的 转动没有跟上,人走到画面外以后,就需要切一个全景来过渡一下,这样子就不会出现画 面中没有人的情况,同时画面不能转得太快,太快了眼会花,看得不舒服。
控制五,进一步,判断人物是否从快速移动静止下来,且人物位于摄像头中间,则 切换回近景;
控制六,在近景机位下,进一步判断人物是否移动到屏幕下方,如果移动到下方,发送 切换全景命令,如果重新回到上方,发送切换近景命令;
控制七,判断画面中是否存在多个人物,如果存在多个人物,选择靠屏幕中间的人物进 行跟踪;
控制八,判断画面中是否长期没有人物,如果停留时间超过预设值,则切换到全景位;
控制九,全景下重复检测讲台上是否有老师,有老师则切换到近景。
作为优选,控制一中的人物特征分析是指,对老师做人物识别,将脸部识别和上半 身识别作一个结合,只有两个条件都符合时,才认为老师出现在画面中,且会进行周期性检 测,主要是为了增加人物识别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控制一中,进一步判断出老师的身高,结合老师身高,进一步调整老师 在摄像头中的上下景位。“上下景位”是指,人物在摄像头中上面和下面的显示区域的大小; 就是通过上下移动镜头,将人物的头顶始终放到离画面上边源20%左右的距离,这样看起来 画面会更舒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凡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凡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59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