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炭纤维腈纶混纺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6251.X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0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毛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梅李镇赵市盛欣纺织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张建生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腈纶 混纺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炭纤维腈纶混纺面料。
背景技术
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纺成的纱,如麻/棉、毛/棉、毛/麻/绢、涤/棉、涤/毛等等,打破了原来的棉、麻、毛、丝、化纤之间的界限,能够弥补单一某种纺织材料的不足,体现各组分纤维的优越性,以改善织物的功能,扩大适用范围。
然而织物本身的吸湿干燥能力弱,而且长期使用后有容易有异味,还会滋生抗菌,从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竹炭纤维腈纶混纺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竹炭纤维腈纶混纺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其中所述经线为竹炭纤维,所述纬线为腈纶纤维,所述经线中每隔一个经向间隔距离具有一根经向合股线,纬线中每隔一个纬向间隔距离具有一根纬向合股线;
所述面料主体内所述腈纶纤维站80~90重量份,所述竹炭纤维占10~20重量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腈纶纤维为88重量份,所述竹炭纤维为12重量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经向间隔距离与所述纬向间隔距离相等。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径向间隔距离和所述纬向间隔距离为0.5~1m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径向间隔距离和所述纬向间隔距离为0.7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竹炭纤维腈纶混纺面料,该面料采用竹炭纤维与腈纶混纺而成,具有良好的吸湿干燥功能,而且长期使用不易产生异味,还能抑制面料表面的细菌滋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竹炭纤维腈纶混纺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其中所述经线为竹炭纤维,所述纬线为腈纶纤维,所述经线中每隔一个经向间隔距离具有一根经向合股线,纬线中每隔一个纬向间隔距离具有一根纬向合股线,竹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能力,能吸湿干燥、消臭抗菌并具有负离子穿透等性能,竹炭纤维则是运用纳米技术,先将竹炭微粉化,再将纳米级竹炭微粉经过高科技工艺加工,然后采用传统的化纤制备工艺流程,即可纺丝成型,制备出合格的竹炭纤维。
所述面料主体内所述腈纶纤维站80~90重量份,所述竹炭纤维占10~20重量份,优选的所述腈纶纤维为88重量份,所述竹炭纤维为12重量份,使得该面料既能发挥竹炭纤维能吸湿干燥、消臭抗菌并具有负离子穿透等性能,还能保持腈纶纤维柔软和膨松的特点。
所述经向间隔距离与所述纬向间隔距离相等,所述径向间隔距离和所述纬向间隔距离为0.5~1mm,优选的所述径向间隔距离和所述纬向间隔距离为0.7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竹炭纤维腈纶混纺面料,该面料采用竹炭纤维与腈纶混纺而成,具有良好的吸湿干燥功能,而且长期使用不易产生异味,还能抑制面料表面的细菌滋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梅李镇赵市盛欣纺织制品厂,未经常熟市梅李镇赵市盛欣纺织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62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口机的进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多汗症的中药药方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