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掘进复杂地层孤石的探测及处理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6802.2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郑世兴;张怡潾;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掘进 复杂 地层 探测 处理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在地下及地面施工环境复杂的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盾构掘 进复杂地层孤石的探测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发展,在硬土地区进行盾构施工遇到孤石的情况越来越多, 其难以预判、遇到后难以处理的特点对盾构法施工造成了极大影响,处理工期和成本往往 大大超出预期。因此,研究分析出一套处理孤石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 的难题。
本发明针对盾构掘进复杂地层孤石的探测及处理的施工特点,对在复杂地层中孤 石探测工技术、孤石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发展出一套盾构掘进复杂地层孤石的探测及处理 的新型盾构法施工技术,减少了盾构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且为隧道线路规划提供了更 多的选择,从宏观上缩短了地下盾构隧道工程的施工周期。通过一整套施工控制技术的推 广与运用,可为全社会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盾构掘进复杂地层孤石的探测及处理施工方法,来达到完善 的孤石处理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构掘进复杂地层孤石的探测及处 理施工方法,具体步骤是:
(1)采用地震波跨孔扫描探测孤石,并以地质钻探进行辅助施工;
(2)对探测到的孤石采用全回旋钻机、爆破及盾构换刀措施进行处理;
所述采用全回旋钻机处理孤石的方法:将全回旋钻机套管深入隧道以下,使用落锤破 碎孤石,并用夹具取出孤石碎块,最好在障碍物清除后,采用挖机搅拌水泥土并填充回套管 内。
所述采用爆破处理孤石的方法:地面打孔,孔内埋设炸药,利用炸药爆炸将孤石破 碎成小块,通过螺旋机排出小块。
所述盾构换刀的方法:利用土体自身的自立性或在周边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 行土体加固,保证盾构机前方开挖面稳定,进行开仓换刀施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实现盾构掘进复杂地层孤石的探测及处理的施工,应用盾构在复杂地层中 孤石探测技术、孤石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发展出一套盾构掘进复杂地层孤石的探测及处理 的新型盾构法施工技术,减少了盾构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且为隧道线路规划提供了更 多的选择,从宏观上缩短了地下盾构隧道工程的施工周期。通过一整套施工控制技术的推 广与运用,可为全社会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跨孔CT射线网络示意图;
图2为地层介质网格化示意图;
图3为全回旋钻机孤石处理示意图;
图4为爆破装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常压开仓流程示意图;
图6为带压开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盾构掘进复杂地层孤石的探测及处理施工方法,其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采用地震波跨孔扫描探测孤石
地震波跨孔层析成像(CT)是一种地下物探方法,在井下进行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如 图1所示,通过对观测到的弹性波各种震相的运动学(走时、射线路径)和动力学(波形、振 幅、相位、频率)资料的分析,进而反演地下介质的结构、速度分布及其弹性参数等重要信 息,该方法通常可用于探测规模小,要求精度高的地下介质细结构。
地震波在地质体中传播时,岩土体纵波传播速度如下式:
式中,VP为纵波速度;E为介质的杨氏弹性模量;ρ为介质密度;μ为介质的泊松比。
如图2所示,不同的岩体弹性参量不相同,传播速度也就不同。当某条射线通过目 标地质体时,将产生旅行时差。但仅仅根据一条波射线所产生的速度差异难以判别异常体 的位置,因为它可能位于射线路径的任何一处;假如再利用另一条与该射线在异常体部位 相交的射线走时,就可以对前一条射线在异常位置上进行必要的约束。当采用相互交叉的 致密射线网络时,就会对异常地质体在空间上产生强有力的约束。地震波跨孔层析成像采 用一发多收的扇形穿透,经过逐点激发,在被测区域内形成密集的射线交叉网络。
资料处理时,根据射线的稀疏程度及成像精度,将被测区域划分成若干规则的成 像单元,这时可认为每个成像单元的地质介质是均匀的,波速是单一的,再运用适当的反演 算法即可精确地获得异常体的展布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68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系统中的自适应压缩机喘振控制
- 下一篇:显示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