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6957.6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0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陆育明;陈辉华;李东华;王水兵;冯忠耀;沈飞;杨卫忠;刘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15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红外 保健 聚酯纤维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硝酸铜、磷酸锆钠与去离子水充分混合,搅拌,水浴加热,经抽滤、洗涤、烘干、研磨、煅烧得到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将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与二甲苯混合,通氮气保护,高速搅拌下加入硅烷偶联剂,经回流、过滤、烘干、球磨得到改性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
B、将太极石矿石经击碎、煅烧、研磨得到太极石远红外粉体;
C、改性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太极石远红外粉体与聚酯共混干燥,并经螺杆挤压熔融、挤出、冷却、拉条、切粒和干燥制成抗菌远红外母粒;
D、抗菌远红外母粒与聚酯切片经纺丝制成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
或者将步骤C和D替换为:
E、聚酯切片经干燥、熔融为聚酯熔体,采用在线添加的方式加入改性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和太极石远红外粉体,经螺杆挤压机输送到纺丝箱体内进行纺丝制成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硝酸铜、磷酸锆钠的重量百分比为(4~8):(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控制水浴加热反应温度75~80℃,反应时间3h,烘干温度100~105℃,烘干时间10h,研磨控制粒径10~300nm,煅烧温度750~780℃,煅烧时间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硅烷偶联剂为配位型钛酸酯、单烷氧型钛酸酯、螯合型乳酸钛盐、硅烷中的一种;硅烷偶联剂加入量为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重量的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太极石矿石煅烧温度为900~1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和步骤B制得的改性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和太极石远红外粉体的平均粒径都为100~3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粉体与聚酯的重量百分比为(20~25):(75~80),所述的粉体包括改性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和远红外粉体,其中改性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和远红外粉体的重量比为1:(0.5~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抗菌远红外母粒与聚酯切片以重量百分比(5~10):(90~95)共混,经干燥、纺丝、卷绕、集束、牵伸、定型、叠丝、上油、卷曲和切断工序制得纳米铜抗菌聚酯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中,粉体与聚酯熔体的重量百分比(1~4):(96~99),所述的粉体包括改性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和远红外粉体,其中改性磷酸锆钠载铜抗菌粉体和远红外粉体的重量比为1:(0.5~2)。
10.一种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远红外保健聚酯纤维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69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提高锦纶长丝条干均匀度的风向整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