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洗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7143.4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7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周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2 | 分类号: | B09C1/02;B09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洗脱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土壤洗脱装置。所述土壤洗脱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搅拌组件、输送组件及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混合物收集仓、过滤机构及滤水池,所述过滤机构承载所述混合物收集仓设于所述滤水池的上方,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多层叠设的处理层。本发明公开一种可以对含各类污染物的土壤进行洗脱处理的土壤洗脱装置,所述土壤洗脱装置通过搅拌组件将污染土壤和水搅拌后充分溶解,使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物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并溶于水中,再通过过滤组件进行过滤和化学吸附,形成物理法和化学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以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物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洗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土壤污染来源广泛,包括采矿、冶金、化工、制药、食品等工业的污染排放,以及农药和化肥的施用等,土壤污染,尤其是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直接或间接的污染地下水、空气,危害农作物及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将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土壤进行修复,使土壤恢复原有的功能,成为国内外的一项重点研究课题。
相关技术中,土壤修复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通过原位修复或异位修复的方法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其中,物理修复是最先发展的修复技术之一,包括换土法、热脱附和电动修复等,物理修复对于污染浓度高、面积小的土壤修复效果明显,适应性广,但容易破坏土壤结构,工程量大、能耗大、费用高,同时对很多污染物的治理具有局限性;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富集或提取,通过生物作用改变重金属或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现阶段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其缺点是修复周期长,易受到气候、地质条件和土壤类型等限制,而且生物修复通常只能针对特定的一种或两种重金属和有机物,而对其他重金属或有机物忍耐能力差;化学修复是通过向土壤中加入固化剂、有机质及化学药剂等,通过吸附、氧化还原、拮抗、络合螯合或沉淀作用,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常用的化学修复方法主要包括固化、稳定化和化学氧化还原,其中固化、稳定化和化学氧化还原技术修复时间短、易操作,但会破坏土壤结构,而且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设备造价昂贵,只适用于污染严重但面积较小的土壤修复。因此,相关技术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的方法均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土壤修复工艺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含各类污染物的土壤进行洗脱处理的土壤洗脱装置,所述土壤洗脱装置通过搅拌组件将污染土壤和水搅拌后充分溶解,使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物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并溶于水中,再通过过滤组件进行过滤和化学吸附,形成物理法和化学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以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洗脱装置,所述土壤洗脱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搅拌组件、输送组件及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混合物收集仓、过滤机构及滤水池,所述过滤机构承载所述混合物收集仓设于所述滤水池的上方,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多层叠设的处理层。
优选的,所述处理层包括靠近所述混合物收集仓的孔隙过滤层、靠近所述滤水池一侧的吸附层以及夹设于所述孔隙过滤层与所述吸附层之间的渗透层。
优选的,所所述孔隙过滤层由多孔陶瓷或网状滤材纤维制成。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为化学吸附材料层。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包含化学药剂,所述化学药剂的组分包括盐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及环糊精。
优选的,所述化学药剂的组分及体积百分数为:0.5mol/L的盐酸50%-60%,0.5mol/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30%,0.2mol/L的环糊精1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71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