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布式采集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7346.3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0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师伟;陈冕;刘文双;尹骥;叶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62170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布式 采集 系统 数据 同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采集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分布式采集系统的数据同步方 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试验测试系统越来越偏向多系统协同工作,在各种性能试验, 功能试验以及故障分析时需全面考虑各系统的工作状态。为了能够准确高效 的分析数据,各系统数据应具有统一的时间序列,并且各系统数据能够联合 比对。目前的分布式采集系统中有以下A、B、C、D四种类型的采集装置:A 类采集装置带有硬件触发功能及时间标签功能;B类采集装置不带有硬件触 发功能、带有时间标签功能;C类采集装置带有硬件触发功能、不带有时间标 签功能;D类采集装置不带有硬件触发功能及时间标签功能;带有硬件触发功 能的采集装置收到一个硬件触发信号后进行一次数据采集,A、B、C、D四种 类型的采集装置收到主控计算机发出的一个采集命令后进行一次数据采集; 带有时间标签功能是指采集的数据带有时间标签。目前各系统数据都独立采 集并且单独存储,时间不同步、数据采集速率差异对数据分析都带来巨大的 麻烦,增大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分布式采集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以便 保证分布式采集系统的时间同步,避免数据采集速率差异对数据分析带来的 麻烦,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分布式采集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分布式 采集系统中有以下A、B、C、D四种类型的采集装置:A类采集装置带有硬件 触发功能及时间标签功能;B类采集装置不带有硬件触发功能、带有时间标 签功能;C类采集装置带有硬件触发功能、不带有时间标签功能;D类采集装 置不带有硬件触发功能及时间标签功能;带有硬件触发功能的采集装置收到 一个硬件触发信号后进行一次数据采集,A、B、C、D四种类型的采集装置收 到主控计算机发出的一个采集命令后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带有时间标签功能 是指采集的数据带有时间标签;其特征在于,数据同步的步骤如下:
1、采集装置分类:主控计算机将分步式采集系统中的采集装置按A、B、 C、D四种类型分类;
2、确定时间基准信号:主控计算机选择一个时间信号作为时间基准信号, 所选择的时间信号是:GPS时钟信号、北斗时钟时钟信号、原子钟时钟信号或 者主控计算机时钟信号;
3、A类采集系统数据同步方法:
3.1、主控计算机将时间基准信号向A类采集系统连续发送;
3.2、A类采集系统接收到时间基准信号后,通过自身时间标签功能,对 采集的数据打上时间标签;
3.3、A类采集系统将打上时间标签的数据发送给主控计算机;
4、B类采集系统数据同步方法:
4.1、主控计算机将时间基准信号向B类采集系统连续发送;
4.2、B类采集系统接收到时间基准信号后,通过自身时间标签功能,对 采集的数据打上时间标签;
4.3、B类采集系统将打上时间标签的数据发送给主控计算机;
5、C类采集系统数据同步方法:
5.1、A类采集系统接收主控计算机的命令后,向C类采集系统发出硬件 触发信号,并实时记录硬件触发信号的个数及产生的时间;
5.2、C类采集系统每接收到一次A类采集系统的硬件触发信号,就采集 一次数据,并且对硬件触发信号的总数量进行统计,将硬件触发信号和对应 的采集数据发送至主控计算机;
5.3、主控计算机将C类采集系统发送的硬件触发信号和对应的采集数据 与A类采集系统发送的硬件触发信号进行比对,比对以后将对应的时间标签 打在C类采集系统的采集数据中;
6、D类采集系统数据同步方法:
6.1、D类采集系统收到主控计算机发出的一个采集命令后进行一次数据 采集,并且对采集命令的总数量进行统计,将采集命令和对应的数据发给主 控计算机,主控计算机根据将收到的采集命令与发出采集命令比对,得到每 个采集命令的发出时间,将发出时间作为对应数据的时间标签。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用于分布式采集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保 证了分布式采集系统的时间同步,避免了数据采集速率差异对数据分析带来 的麻烦,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7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垂直双向精确定位输送机
- 下一篇:条状物包装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