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结构抗流体冲刷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7350.X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刘侨鹏;陆龙生;孙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结构 流体 冲刷 性能 测试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测试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微结构抗 流体冲刷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纳测量技术的进步,固体表面微结构的制造和应用已成 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而微结构表面也已被证实具有多种特殊性能, 如表面自清洁、强化传热、抗结冰、光学和生物医疗方面应用等。 由于微结构的尺寸极其细小,传统机械加工手段难以实现,而超精 密加工成本极高,因此,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许多非机械加工手段, 如化学反应、气相沉积、电沉积、等离子技术等特种加工方法,然 而这类方法制备的微结构大多存在结构脆弱、易被破坏的问题,因 此在工业生产前必须对其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进行预测评估。对于自 清洁表面、微通道换热器、热管等表面微结构必不可少要与液体接 触,且液体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压力,因此这类表面微结构必须能承 受一定压力流体的冲刷而不被破坏。但目前尚未有微结构抗流体冲 刷性能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微结构抗流体冲刷性能测试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结构抗流体冲刷性能测试 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微结构抗流体冲刷 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表面具有微结构的样品安装于测试器中;
步骤2:开启液体泵送装置驱动液体通过管道进入测试器,使液 体冲刷样品的表面微结构;
步骤3:通过调节液体泵送装置和流量控制器改变管道流量,同 时流量控制器获取管道的流量数据并将流量数据发送到数据采集 器,通过压差变送器检测测试器的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间的压力差 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到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将收集到的数据 发送到计算机;
步骤4:采用数据处理软件绘制压差-流量曲线,以曲线斜率突 减处对应压差对微结构抗流体冲刷性能进行评价。
优选的,样品放置到测试器的流道槽中,液体泵送装置驱动液 体在流道槽中流动从而冲刷样品表面的微结构。
一种微结构抗流体冲刷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液体储存容器、液 体泵送装置、流量控制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压差变送器以及 用于安装样品并使液体对样品进行冲刷的测试器,液体储存容器、 液体泵送装置、流量控制器以及测试器依次通过管道连接起来,流 量控制器和压差变送器分别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与计算 机连接,液体泵送装置将液体储存容器内的液体经流量控制器后泵 向测试器,压差变送器用于检测测试器的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间的 压力差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到数据采集器,流量控制器用于控制 和检测流入测试器的液体流量,流量控制器将检测到的流量数据发 送到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将收集到的数据发送到计算机。
优选的,所述测试器包括腔体、密封垫片以及盖板,腔体上开 设有流道槽,样品设置于流道槽中,盖板盖合于腔体上,密封垫片 设置于盖板与腔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腔体还开设有两压力测试口,两压力测试口分别 连通到流道槽的两端,测试器的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分别开设在流 道槽的两端,两压力测试口、测试器的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均为螺 纹孔。
优选的,样品所在处的水力直径为7mm以下,样品与流道槽之间 过渡配合,样品长度为15mm以上。
优选的,样品的表面微结构为利用化学反应、气相沉积、电沉 积或等离子技术制造而成的表面微结构。
优选的,液体储存容器中的液体为导电率高于5μS/cm的牛顿流 体。
优选的,还包括液体收集容器,所述液体收集容器与测试器的 液体出口连接。
优选的,液体储存容器中的液体为水、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针对微结构的实际应用场合进行抗流体冲刷性能测 试,能贴合实际工况且简单易控,测试结果准确,具有重要的参考 价值,可在微结构薄膜或涂层领域获得应用。本发明弥补微结构抗 流体冲刷性能测试方法的空白。
2、本发明能模拟微结构实际被冲刷的环境从而对样品进行冲刷 测试,避免了考察周期的冗长以及复杂的问题,本发明还能够实现 在极短测试周期内完成液体对微结构冲刷的评估,给实际生产提供 可靠依据,可见,本发明效率高同时具有高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7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