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压/降压式24脉自耦变压整流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7654.6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5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牛兰;葛红娟;张璐;党润芸;张应龙;李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06 | 分类号: | H02M7/06;H01F2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压 降压 24 变压 整流器 | ||
1.升压/降压式24脉自耦变压整流器的绕组结构及各绕组连接方式,其特征在于:自耦变压器每相原边5个绕组(1个长绕组:p3,4个短绕组:p1、p2、p4、p5),副边4个绕组(s1、s2、s3、s4),降压模式时,以A相为例详细描述绕组连接方式,A相原边绕组p1的首端为A相电源输入端,p1首端连接C相原边绕组p5的末端,p5的首端连接B相副边绕组s3的首端,s3的末端为电压输出端a2(即),B相副边绕组s3的末端与C相原边绕组p4的末端连接,p4的首端连接B相副边绕组s4的首端,s4的末端为电压输出端a1(即),同时B相副边绕组s4的末端连接C相原边绕组p3的末端,参与合成C相输出电压,A相原边绕组p1的末端与B相副边绕组s2的末端连接,s2的首端为电压输出端a3(即),B相副边绕组s2的首端与A相原边绕组p2的首端连接,p2的末端连接B相副边绕组s1的末端,s1的首端为电压输出端a4(即),同时B相副边绕组s1的首端连接A相原边绕组p3的首端,参与合成B相输出电压,B相,C相的绕组连接方式与A相相似;升压模式下变压器每相绕组的连接方式,以A相为例,A相原边绕组p1的首端为A相电源输入端,p1末端连接B相副边绕组s3的首端,s3的末端为电压输出端a2(即),B相副边绕组s3的末端与C相原边绕组p4的末端连接,p4的首端连接B相副边绕组s4的首端,s4的末端为电压输出端a1(即),同时B相副边绕组s4的末端连接C相原边绕组p3的末端,参与合成C相输出电压,A相原边绕组p1的首端与C相原边绕组p5的末端连接,p5的首端连接B相副边绕组s2的末端,s2的首端为电压输出端a3(即),B相副边绕组s2的末端与A相原边绕组p2的首端连接,p2的末端连接B相副边绕组s1的末端,s1的首端为电压输出端a4(即),同时B相副边绕组s1的首端连接A相原边绕组p3的首端,参与合成B相输出电压,B相,C相的绕组连接方式与A相相似。
2.所述自耦变压整流器工作在降压模式的原副边绕组电压矢量长度,其特征在于:在权利1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变压器输出电压(以A相为例)和变压器输入电压(以A相为例VaN)之比ku设计变压器原副边各绕组的电压矢量长度,以获得每相4组相移15°、幅值相等的变压器副边电压,以A相为例即a1、a2、a3、a4的引出端电压相位互差15°,幅值相等,变压器每相原边绕组电压矢量长度分别表示为kp1,kp2,kp3,kp4,kp5,副边绕组电压矢量长度分别表示为ks1,ks2,ks3,ks4,假设输入电压矢量长度为1,则变压器每相输出相电压矢量长度为ku,变压器输出输入电压比分成2个不同的范围:降压模式(a):sin30°/sin142.5°≤ku≤1/cos7.5°和降压模式(b):0.45<ku<sin30°/sin142.5°,当变压器输出输入电压比在范围sin30°/sin142.5°≤ku≤1/cos7.5°内,即降压模式(a)时,变压器每相各绕组匝数电压矢量长度与电压变比关系为:
当变压器输出输入电压比在范围:0.45<ku<sin30°/sin142.5°即降压模式(b)时,变压器每相副边绕组s2,s3电压矢量方向与降压模式(a)时变压器每相副边绕组s2,s3电压矢量方向相反,即同名端反向,各绕组矢量长度与电压变比的关系:。
3.所述自耦变压整流器工作在升压模式的原副边绕组电压矢量长度,其特征在于:在权利1、权利2要求的基础上,变压器每相原边绕组p1,p5的电压矢量方向与权利要求2的变压器输出输入电压比在范围sin30°/sin142.5°≤ku≤1/cos7.5°内即降压模式(a)时变压器每相原边绕组p1,p5的电压矢量方向相反,即同名端反向;每相原副边各绕组的电压矢量长度与电压变比有一定的关系,使得输出电压相位互差15°,幅值相等,同时实现对输出电压进行升压调节;变压器输出输入电压变比范围为:1/cos7.5°<ku≤sin150°/sin22.5°,各绕组矢量长度与电压变比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76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辅助电压输出的整流器
- 下一篇:电源输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