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7896.5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飞;吴锋;尹骥;邓云中;徐倩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62170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加力燃烧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监测装 置。
背景技术
对于现代战机来说,加力燃烧室所提供的推力增加值对满足整个系统起 飞、机动和加速目标至关重要,更高的排气温度和生存力要求对加力燃烧室 设计带来新挑战,这些需求直接体现于其燃烧效率与燃烧稳定性,而燃烧效 率与燃烧稳定性均强烈依赖热释放区域,因此在试验时,十分希望观察到更 多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况。目前,加力燃烧室观测主要有嵌入式的局部观测和 远距离观测两种方式。嵌入式的局部观测是将摄像头嵌入到发动机燃烧室内 部进行观测。其缺点是:监测系统体积过大,与喷气气流相互影响。远距离 观测方式的缺点是:视场小,成像清晰度差,细节不明显,分析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监测装置,以便减小监 测系统体积,避免喷气气流相互影响;提高成像清晰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监测装置,包括微型摄 像头10和电缆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冷却水套2、内冷却水套3、反射 镜5、进水接头6、出水接头7、进气接头8和摄像头支撑架9;外冷却水套2 是一个圆筒,在外冷却水套2的筒壁内有沿圆周分布的、沿轴向伸展的冷却 流道,在外冷却水套2下部的一侧有进水接头6,另一侧有出水接头7;内冷 却水套3的冷却流道结构与外冷却水套2的冷却流道结构相同,内冷却水套3 与外冷却水套2共用进水接头6和出水接头7,内冷却水套3的上端向上长出 外冷却水套2的上端面,内冷却水套3的内筒壁的下端面低于外冷却水套2 的下端面,在内冷却水套3内筒壁的下端有进气接头8;在内冷却水套3的上 端有一个贯通内冷却水套3筒壁的观察孔4,观察孔4的轴线与内冷却水套3 的轴线正交,在内冷却水套3内腔的上端固定着一个反射镜5,观察孔4的轴 线与反射镜5镜面的夹角为45°,在反射镜5的下面通过摄像头支撑架9固 定一个微型摄像头10,微型摄像头10的镜头轴线与内冷却水套3的轴线共线, 摄像头支撑架9固定在内冷却水套3的内筒壁上,电缆11的上端与微型摄像 头10连接,电缆11的下端从内冷却水套3内筒壁下端面上的引线孔穿出。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监测装置,大大减小 了监测系统体积,避免了喷气气流相互影响;提高了成像清晰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2,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燃 烧监测装置,包括微型摄像头10和电缆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冷却水 套2、内冷却水套3、反射镜5、进水接头6、出水接头7、进气接头8和摄像 头支撑架9;外冷却水套2是一个圆筒,在外冷却水套2的筒壁内有沿圆周分 布的、沿轴向伸展的冷却流道,在外冷却水套2下部的一侧有进水接头6,另 一侧有出水接头7;内冷却水套3的冷却流道结构与外冷却水套2的冷却流道 结构相同,内冷却水套3与外冷却水套2共用进水接头6和出水接头7,内冷 却水套3的上端向上长出外冷却水套2的上端面,内冷却水套3的内筒壁的 下端面低于外冷却水套2的下端面,在内冷却水套3内筒壁的下端有进气接 头8;在内冷却水套3的上端有一个贯通内冷却水套3筒壁的观察孔4,观察 孔4的轴线与内冷却水套3的轴线正交,在内冷却水套3内腔的上端固定着 一个反射镜5,观察孔4的轴线与反射镜5镜面的夹角为45°,在反射镜5 的下面通过摄像头支撑架9固定一个微型摄像头10,微型摄像头10的镜头轴 线与内冷却水套3的轴线共线,摄像头支撑架9固定在内冷却水套3的内筒 壁上,电缆11的上端与微型摄像头10连接,电缆11的下端从内冷却水套3 内筒壁下端面上的引线孔穿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垂直远端的燃烧影像通过观察孔4呈现在反射镜5上,再通过反射镜5 的折射作用,燃烧影像最终呈现给微型摄像头10,微型摄像头10再将采集的 图像通过电缆11传输至远端观察电脑。从进水接头6流入的冷却水,分别进 入外冷却水套2和内冷却水套3的冷却通道进行流动,换取监测系统热量, 并从出水接头7流出;通过进气接头8的氮气流入微型摄像头10所在的内腔, 并从观察孔4高速流出,进一步降低内冷却水套3内筒壁温度,并减少其通 道(观察孔4)上的出现堆积物(排放颗粒物)的风险。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成功地应用于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试车的监测,成 像非常清晰,细节明显,对流场分析的帮助很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7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