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烘箱内胆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8286.7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7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谢起峰;唐维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松德新材料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2 | 分类号: | B05D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旭亮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箱 内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箱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烘箱的内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烘箱是涂布机、复合机干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干燥的原理是喷嘴的热风喷射冲击在涂层上,通过气流的冲击将温度传递到涂层上,涂层的溶剂挥发被气流带走达到干燥的目的。喷嘴的热风是从烘箱内胆腔鼓进来的,内胆的结构直接关系到喷嘴的风速大小、风速的均匀性、温度的均匀性。
传统的烘箱内胆一般采用以下的结构:包括一内设有容腔的内胆主体,所述内腔主体的上部一侧边缘处设置有一与所述容腔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容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喷嘴,相邻的喷嘴之间设置有一抽气口,所述抽气口连接有一延伸进所述容腔内部中的抽风管,所述抽风管贯穿内腔的上部并从内胆主体的上表面穿出。
上述的烘箱内胆虽然也能够将外界输送进来的热风吹送至工件表面处进行烘干处理,但是由于传统的烘箱内胆将与容腔相连通的进风口设置于烘箱内胆的一侧,外界输送进风时,容易使得容腔内部的压力左右不均匀,从而导致设置于容腔底部的多个喷嘴喷出的风速、温度不均匀,影响烘干效果;另外由于容腔内设置有多根抽风管,从进风口处吹送进容腔内部的风会与多根抽风管摩擦,风阻大,进而导致进风的压力损失大。因此传统的烘箱内胆不适用于某些高干燥要求的涂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但可降低风阻,同时可以使得从各个喷嘴处吹出的风的速度、温度更加均匀的烘箱内胆。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烘箱内胆,包括一内设有容腔的内胆主体,所述内胆主体的上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一与所述容腔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容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喷嘴,相邻的两个喷嘴之间设置有一抽风口,所述抽风口与位于所述容腔外部的排气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气管道设置于所述内胆主体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气管道水平设置于所述内胆主体的底部,同时该排气管道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内胆主体的一侧或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管道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内胆主体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通过将进风口设置于内胆主体的上部中间位置处,因此从进风口处输送进来的热风可以均匀地填充满整个容腔,使得容腔内部左右侧的压力基本相一致,避免了因容腔左右侧的压力不均匀而导致各个喷嘴吹出的热风速度、温度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因此可以适用于烘干某些高干燥要求的涂层;同时本申请通过将与抽风口相连通的排气管道设置于所述容腔的外部,避免了排气管道与容腔内的空气摩擦,降低了风阻,进而减少热风的压力损失,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图1至图3中箭头的方向表示风的流动方向),一种烘箱内胆,包括一内设有容腔11的内胆主体10,所述内胆主体10的上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一与所述容腔11相连通的进风口12,所述容腔1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喷嘴13,相邻的两个喷嘴13之间设置有一抽风口14,所述抽风口14与位于所述容腔11外部的排气管道15相连通,所述排气管道15设置于所述内胆主体10上,在这里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排气管道15水平设置于所述内胆主体11的底部,同时该排气管道15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内胆主体10的一侧或两侧,当然上述的排气管道15也可以沿着内胆主体10的外周壁向上延伸,进而使得所述排气管道15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内胆主体10的上部位置处。
由于本发明通过将进风口12设置于内胆主体10的上部中间位置处,因此从进风口12处输送进来的热风可以均匀地填充满整个容腔11,使得容腔11内部左右侧的压力基本相一致,避免了因容腔11内部左右侧的压力不均匀而导致各个喷嘴13吹出的热风速度、温度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因此本发明的烘箱内胆可以适用于烘干某些高干燥要求的涂层20;同时本申请通过将与抽风口14相连通的排气管道15设置于所述容腔11的外部,避免了排气管道15与容腔11内的空气摩擦,降低了风阻,进而减少热风的压力损失,降低了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松德新材料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松德新材料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8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涂方法
- 下一篇:涡轮构件涂覆工艺及涡轮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