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厘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69073.6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6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远光辉;操应长;杨田;李晓艳;张会娜;王艳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徐艳艳;高洋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碎屑岩 孔隙 常压 趋势 厘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厘定方法。
背景技术
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是指某一特定构造带内正常埋藏成岩过程中未经历异常增孔和异常保孔地质作用的碎屑岩储层孔隙度随埋藏深度的演化趋势线,是划分异常高孔隙度和正常孔隙度的关键技术指标。现有的储层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亦称为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储层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储层孔隙度正常压实-胶结趋势线等)的厘定方法多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利用剔除涉及异常地质因素的孔隙度的方法能够比较可观厘定该趋势线,但该种方法需要大量的地层流体压力、岩心含油性等地质数据,其在勘探较为成熟、资料丰度较大的勘探区块的应用效果较好,而在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资料丰度较小的勘探区块,其操作难度较大;同时由于该方法涉及的地质参数多,工作量很大,不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因此,需要建立更为实用的、操作性更强的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厘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厘定方法,该方法在建立研究区储层孔隙度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深度段内储层孔隙度分布直方图,有效解决了定量厘定研究区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厘定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收集研究区储层孔隙度数据,建立孔隙度数据库;
根据研究区储层埋藏深度由浅到深,统计不同深度区间内储层孔隙度分布情况,建立各深度区间内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
取不同深度起始点、不同深度区间固定深度段,在每个深度区间固定深度段内取符合正态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或出现明显双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对于具有正态分布及左偏特征的孔隙度直方图,读取孔隙度的最大值,作为该深度区间固定深度段中值深度对应的正常孔隙度最大值;对于具有双峰特征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读取正常孔隙度次总体的最大值,作为该深度区间固定深度段中值深度对应的正常孔隙度最大值;
将不同深度区间的中值深度与相应深度区间的最大孔隙度值进行拟合,建立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厘定方法,在建立研究区储层孔隙度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深度段内储层孔隙度分布直方图,确定不同深度段正常孔隙度次群体和异常孔隙度次群体的临界点(即正常孔隙度最大值),通过平滑连接不同深度段的孔隙度临界值,厘定研究区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有效解决了定量厘定研究区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的问题。与现有剔除异常法求取的储层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相比,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碎屑岩储层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厘定方法,获得的储层孔隙度正常压实趋势线与剔除异常法求取的储层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非常接近,但本发明实施例所需要的资料少,实用性和操作性强,不仅在勘探较为成熟、资料丰富度较大的勘探区块应用效果好,还能够在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资料丰富度较小的勘探区块有效求取碎屑岩储层压实趋势线,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特定深度段内未发生异常増孔(或保孔)地质作用的储层孔隙度分布直方图。
图2为特定深度段内发生异常増孔(或保孔)地质作用的储层孔隙度分布直方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碎屑岩储层最大孔隙度压实趋势线厘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储层最大孔隙度正常演化趋势线应用成果。
图6为某地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厘定方法与剔除异常法两种方法求取碎屑岩储层正常压实趋势线的结果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说明。
在缺少异常地质因素影响时,在特定的深度段内,由于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影响,储层孔隙度的分布直方图应呈现正态分布或左偏分布的特征,如图1所示;当由于异常超压、早期油气充注、粘土包膜、矿物溶解等异常地质因素存在时,特定深度段内储层孔隙度分布直方图呈明显的右偏或双峰特征,如图2所示。在双峰特征发育时,特定深度段内储层孔隙度可以明显分为正常孔隙度次群体和异常孔隙度次群体两个集合,两个次群体的临界点(即正常孔隙度次群体的最大孔隙度)即可近似代表该深度段内储层仅经历压实作用时储层所能保持的最大孔隙度,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9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构建跨平台软件运行环境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压裂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