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协同修复烃类污染土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69252.X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6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郭书海;王卅;李凤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何薇 |
地址: | 11016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协同 修复 污染 土壤 方法 | ||
1.一种高效协同修复烃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待修复烃类污染土壤反复采用微生物修复与电动修复交替组合的修复处理模式,进而使修复过程中烃类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保持在高效匀速的状态;
所述交替组合是首先进行微生物修复,再采用电动修复,修复转换节点为烃类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曲线由线性的直线状态转变为非线性状态的时刻;每次当电动修复到修复转换节点时对土壤进行调控,进而使其满足随后采用的微生物修复所需条件;
所述修复转换节点为每次电动修复阶段处理的烃类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曲线由线性的直线状态转变为非线性状态,此时,土壤中DOC含量低于待修复土壤初始的50%-60%、电流强度下降到初始处理电流强度的80%-90%,向待修复土壤中加入营养碳源和电解质,使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达108-109 CFU·g-1,土壤湿度为20%-25%、土壤pH为6.5-8.0,培养温度为15-30 ℃的土壤环境条件,转换进行下一次的微生物修复处理;
其中,营养碳源添加量为使待修复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达到待修复土壤内原始含量的80%-120%;电解质添加量为使待修复土壤内元素总体C:N:P的摩尔比达到100:5:1-100:4:1,同时协调控制电动效应电流达到初始水平的100%-12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协同修复烃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修复是在1.0-1.3 V·cm-1电压梯度的直流电场中采用倒极的通电处理方式,每2 h切换一次,每5-6天补充一次土壤水分,以保持土壤湿度达20-25%的恒定状态。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协同修复烃类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碳源为葡萄糖,电解质为高浓度盐溶液与水溶液混合的无机盐溶液;其中,水的加入量为使土壤湿度达到20-25%;
高浓度盐溶液为 1mol·L-1 的(NH4)3PO4 、1mol·L-1的(NH4)2SO4 和1mol·L-1的KCl;其中,1mol·L-1的(NH4)3PO4 及1mol·L-1的(NH4)2SO4 的添加量以使土壤内元素总体C:N:P的摩尔比达到100:5:1-100:4:1为标准;1mol·L-1的KCl 的添加量根据使电动效应电流达到初始水平的10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692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