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除锈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0304.5 | 申请日: | 2015-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3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尹宝平;李志强;常思维;尹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华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02 | 分类号: | C23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除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除锈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工业硫酸、盐酸、柠檬酸、磷酸、酒石酸、秸秆灰、乌洛托品、十二烷基硫酸钠、氯化钠、聚乙二醇、介孔二氧化硅、葡萄糖酸、水溶性咪唑啉、氯化镁、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椰子油脂肪酸、聚苯乙烯微球、吩噻嗪、余量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锈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工业硫酸10%-20%、盐酸10%-20%、柠檬酸4%-10%、磷酸1%-10%、酒石酸1%-10%、秸秆灰1%-10%、乌洛托品1%-10%、十二烷基硫酸钠1%-10%、氯化钠1%-10%、聚乙二醇1%-10%,介孔二氧化硅1%-10%、葡萄糖酸1%-10%、水溶性咪唑啉1%-10%、氯化镁1%-10%、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10%、椰子油脂肪酸1%-10%,聚苯乙烯微球1%-10%、吩噻嗪1%-5%、余量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除锈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工业硫酸10%-20%、盐酸10%-20%、柠檬酸4%-10%、磷酸1%-6%、酒石酸1%-10%、秸秆灰5%-10%、乌洛托品1%-10%、十二烷基硫酸钠1%-8%、氯化钠1%-10%、聚乙二醇5%-10%,介孔二氧化硅1%-10%、葡萄糖酸1%-10%、水溶性咪唑啉1%-5%、氯化镁1%-10%、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10%、椰子油脂肪酸1%-10%,聚苯乙烯微球5%-10%、吩噻嗪1%-5%、余量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除锈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工业硫酸10%-18%、盐酸10%-20%、柠檬酸4%-8%、磷酸1%-3%、酒石酸1%-8%、秸秆灰5%-6%、乌洛托品1%-10%、十二烷基硫酸钠1%-5%、氯化钠1%-10%、聚乙二醇5%-10%,介孔二氧化硅1%-10%、葡萄糖酸1%-10%、水溶性咪唑啉1%-5%、氯化镁1%-8%、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8%、椰子油脂肪酸1%-8%,聚苯乙烯微球5%-10%、吩噻嗪1%-5%、余量水。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除锈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质量份数称取组分,先将去离子水加热到35-60℃,然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30-120分钟;
b、继续加热至70-85℃,然后加入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搅拌30-120分钟;
c、再依次加入工业硫酸、盐酸、柠檬酸、磷酸、酒石酸、乌洛托品、氯化钠、聚乙二醇、葡萄糖酸、水溶性咪唑啉、氯化镁、椰子油脂肪酸其余各组分,继续搅拌30-120分钟至完全溶解。
d、向步骤c中依次加入秸秆灰、介孔二氧化硅、聚苯乙烯微球、吩噻嗪,边加入边搅拌,最后超声分散100分钟,即得金属除锈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除锈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先将去离子水加热到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除锈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3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除锈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继续加热至7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除锈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加入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搅拌2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除锈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继续搅拌50分钟至完全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华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科华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03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梧桐皮提取物的金属表面清洁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溶性缓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