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药装置及其加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71172.8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孟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润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00 | 分类号: | B01F1/00;C02F1/52;B01F15/04;B01F13/02;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汪永生;彭丽芳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吸料 投药器 液位检测装置 加药装置 搅拌组件 箱体顶部 加药箱 流量计 进水控制阀 控制器 出药管 进水管 控制阀 溶药罐 加药 绞龙 溶药 底部区域 箱体进口 箱体连接 絮凝剂 粘滞 进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药装置及其加药方法,该加药装置包括:箱体、加药箱、真空吸料投药器、出药管、液位检测装置、搅拌组件和控制器。箱体顶部设置进口;箱体一侧设置有连接进口的溶药进水管,溶药进水管上设置流量计和进水控制阀;加药箱设置在箱体顶部区域,真空吸料投药器设置在箱体顶部区域并位于加药箱与箱体进口之间,真空吸料投药器设置有投药控制阀;出药管设置在箱体底部区域并与箱体连接;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箱体上;搅拌组件为箱体内提供搅拌,控制器与流量计、进水控制阀、投药控制阀、液位检测装置和搅拌组件连接。通过真空吸料投药器进行投药,省去了投药绞龙和溶药罐,可以有效防止絮凝剂粘滞在投药绞龙和溶药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药装置及其加药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使用絮凝剂作为药剂的加药装置结构一般为:在加药箱体1’的一侧安装有总进水管2’,总进水管2’上安装有压力表3’,总进水管2’通过进水控制阀4’连接搅拌进水管6’一端,搅拌进水管6’上设置有流量计5’,搅拌进水管6’的另一端从箱体1’的顶部一角进入箱体1’,搅拌进水管6’通过搅拌进水控制阀7’控制向箱体1’内进水,在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螺杆投药机10’,溶药罐12’也安装在箱体1’顶部并位于螺杆投药机10’的一侧。
加药箱11’安装在箱体1’上,其内部设置投药绞龙19’,投药绞龙19’一端与螺杆投药剂10’连接,另一端穿过加药箱10’底部并伸入到溶药罐12’内,为溶药罐2’输送絮凝剂;顶部焊接在搅拌进水管6’上的溶药进水管8’。从溶药罐12’的顶部进入溶药罐12’,溶药进水管8’上设置有溶药进水控制阀9’,多组桨叶14’与安装在箱体1’顶部的搅拌电机13’连接,出药管16’通过多个出药控制阀15’横向安装在箱体1’的一侧底部,溢流管17’的一端与出药管16’的一端连接,用于在出药管16’堵塞时溢流药剂;箱体1’上还设置有PLC控制箱18’,用于控制各个控制阀和电机。
由于现有的絮凝剂在添加过程中通过加药箱内的投药绞龙输送到溶药罐内,这样在溶药罐及投药绞龙上易发生絮凝剂粘滞的现象,尤其是在那些潮湿的地区更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药装置及其加药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药装置在加絮凝剂等药剂时在溶药罐及投药绞龙上易发生粘滞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药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置进口;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连接所述进口的溶药进水管,所述溶药进水管上设置流量计,在所述溶药进水管上并位于所述流量计出水侧设置进水控制阀;
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区域的加药箱;
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区域并位于所述加药箱与所述进口之间的真空吸料投药器,所述真空吸料投药器的进料管连接所述加药箱,所述真空吸料投药器的出料管通过所述进口向所述箱体内投药剂;所述真空吸料投药器设置有投药控制阀;
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区域并与所述箱体连接的出药管;
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用于检测所述箱体内液位高度的的液位检测装置;
与所述箱体连接并用于为所述箱体内提供搅拌的搅拌组件;
控制器,与所述流量计、所述进水控制阀、所述投药控制阀、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和所述搅拌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气泵,所述气泵上设置泵开关;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与所述气泵出气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底部的细孔曝气装置;其中,
所述泵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细孔曝气装置为设置在箱体内底部网状分布的曝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润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隆润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1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