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踝圈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1320.6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3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苏俊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智能踝圈。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多以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手机及各类终端的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2012年因谷歌眼镜的亮相,被称作“智能可穿戴设备元年”。在智能手机的创新空间逐步收窄和市场增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终端产业下一个热点已被市场广泛认同。
但是,可穿戴设备存在以下问题:电池续航时间短,不能独立使用或功能不全。普通的可穿戴设备电池使用时间在24小时左右,如果开启更多功能耗电量会增加,这样使用者不得不每天充两次电才能正常使用;并且,很多可穿戴设备的功能需要搭载手机等智能终端才能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智能踝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踝圈,其包括踝圈本体;所述踝圈本体外部设置至少一连接部,用于安装所述踝圈本体;所述踝圈本体内部设置供电单元及分别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的通讯单元、测量单元、震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通讯单元、所述测量单元、所述震动单元连接;所述通讯单元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自动或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测量单元测量数据,根据所述测量数据控制所述震动单元,并通过所述通讯单元发送所述测量数据;所述供电单元包括蓄电池及其无线充电模块,用于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震动单元还连接所述通讯单元,用于在震动时,通过所述通讯单元发送震动信号。
优选的,所述震动单元通过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通讯单元,用于由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震动单元震动时,通过所述通讯单元发送震动信号。
优选的,所述震动单元设置有震动马达。
优选的,所述震动马达设置有震动端部。
优选的,所述震动端部包括弹性件及一端固定于所述弹性件的震动件。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的,所述震动件具有圆柱体形状。
优选的,所述震动件具有半球体末端。
优选的,其具有贴近用户的佩戴面及与所述佩戴面相对的外表面,所述半球体末端邻接所述佩戴面。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设置有连接部,便于连接安装踝圈本体;控制单元控制测量单元测量数据,无需搭配智能终端即可单独使用;还能通过震动单元发出震动提醒用户,并且,通过无线充电方式,能够在各种场合获得电量供应,极大提升了电池续航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可以组合使用,并且,本发明可利用各种形式来实现,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各个具体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地便于理解。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当某一结构固定于另一个结构,包括将该结构直接或间接固定于该另一个结构,或者将该结构通过一个或多个其它中间结构固定于该另一个结构。当一个结构连接另一个结构,包括将该结构直接或间接连接到该另一个结构,或者将该结构通过一个或多个其它中间结构连接到该另一个结构。并且,所述的“和/或”包括了“和”与“或”两种可能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是,一种智能踝圈,其包括踝圈本体;所述踝圈本体外部设置至少一连接部,用于安装所述踝圈本体;所述踝圈本体内部设置供电单元及分别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的通讯单元、测量单元、震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通讯单元、所述测量单元、所述震动单元连接;所述通讯单元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自动或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测量单元测量数据,根据所述测量数据控制所述震动单元,并通过所述通讯单元发送所述测量数据;如图2所示,所述供电单元包括蓄电池及其无线充电模块,用于通过无线充电方式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例如,所述蓄电池分别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控制单元、所述通讯单元、所述测量单元、所述震动单元。例如,所述踝圈本体为圆柱体形状;例如,所述踝圈本体类似于现有腕表的主体结构的形状。或者,所述踝圈本体为扁平多面体形状;例如,所述踝圈本体类似于现有手环的主体结构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爱易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1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夜行拐杖
- 下一篇:一种掩膜扩散法制备N型太阳能电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