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语音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1824.8 | 申请日: | 2015-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6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拥权;李建中;郑荣稳;鲁加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寰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22 | 分类号: | H04M3/22;H04M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张景云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语音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语音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语音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及网络的普及,通过互联网也可以实现与固话和移动电话的通讯, 这种技术为网络语音通讯VOIP,目前VOIP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 了保证正在普及的VOIP业务在终端上能够达到与传统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一样 的效果,需要对VOIP业务进行测试。
目前对VOIP业务进行测试主要有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其中性能测试用 来测试通话质量,通常使用呼叫测试仪器Abacus来进行测试,能够进行大话 务量呼叫性能测试、语音及传真功能测试、VoIP协议一致性测试、协议的解码 和分析;功能测试用来测试通话的功能类型,功能测试一般进行人工测试,但 是人的听觉对信号音的检测不精准,难以准确判断信号音类型以及是否符合标 准,功能测试采用人工测试的方法容易造成测试结果的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语音测试方法,可以准确 地对网络语音通讯的功能进行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语音测试方法,包括:
配置作为测试目标并发出信号音的语音终端;
选择语音终端的业务类别,将测试业务配置为所选业务类别对应的模式;
在所选业务类别对应的模式里选择所选业务类别中的子类别业务并使用语 音卡执行所选子类别业务;
所述使用语音卡执行子类别业务包括:监听语音终端发出的信号音;判断 监听到的信号音的频率是否处于所选子类别业务信号音的频率范围内,若是, 则通过测试,若不是则测试失败。
优选地,所述使用语音卡执行子类别业务前还包括激活所述语音卡。
优选地,选择语音终端的业务类别后还包括初始化所选业务类别相对应的 测试用例集,选择所选业务类别中的子类别业务后还包括对用于控制执行子类 别业务的所述测试用例脚本进行初始化。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初始化子类别业务的测试用例脚本时开启所述子类别业务,执行子类别业 务结束后拆除所述子类别业务的测试用例脚本并取消所述子类别业务。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初始化配置报文记录路径的测试库,所述报文 用于记录测试过程并存储在所述路径中。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测试完成后根据所述路径中存储的所述报文的 记录生成测试报告。
优选地,配置语音终端包括:对配置语音终端WAN连接、号码、注册服 务器和代理服务器信息的脚本进行初始化。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语音测试方法,利用语音 卡对语音终端中的业务进行测试,语音终端发出信号音,不同类型信号音的频 率的范围为预先设置好的,通过判断监听到的信号音的频率是否处于所选子类 别业务信号音的频率范围内,确定所选子类别业务是否通过测试,从而得出准 确的测试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网络语音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网络语音测试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网络语音测试方法的具体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正常呼叫的呼叫脚本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网络语音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网络语音测试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网络语音测试系统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语音测试方法,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网络语音 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配置作为测试目标发出信号音的语音终端;
本发明是对网络语音通讯进行功能测试,是对语音终端的各个业务进行测 试,首先要配置好作为测试目标的语音终端,通过语音卡来对通讯工具如电话 机进行模拟,语音卡检测语音终端发出通讯工具的各种信号音的频率是否符合 预设标准,通过语音终端发出通讯工具的各种信号音,如忙音、拨号音、呼等 音、二次拨号音、回铃音、呼叫等待音、催挂音等。
步骤S102:选择语音终端的业务类别,将测试业务配置为所选业务类别对 应的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寰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寰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1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较为轻便的便携拍照式扫描仪
- 下一篇:移动终端及其流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