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变颜色电化铝烫印箔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2797.6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0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生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44 | 分类号: | B41M5/44;B05D1/28;B05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颜色 电化 铝烫印箔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烫印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变颜色电化铝烫印箔及其生产方 法。
背景技术
电化铝烫印箔是一种在塑料薄膜表面涂布数层不同功能的涂层及真空蒸镀一层 镀铝层制成的用于热转印的薄膜状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纸张塑料等印刷后再加工,以获得 具有金属光泽夺目的文字图案或色块。
传统工艺:
1.离型层
使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表面涂布丁酮为主要溶剂的OP蜡经烘箱,有机溶剂烘 干排放。
2.色层
在离型层表面涂布色层涂料,色层涂料所含色料一般为金属络合染料或有机颜料,颜 色单一普通,较易还原再制。
3.镀铝层
在色层表面经真空镀铝机真空蒸镀200~500埃厚度的镀铝层以获得金色光泽效果。
4.胶层
在镀铝层表面涂布一层以甲苯、丁酮、乙酸乙酯为主要溶剂的胶层涂料,有机溶剂烘干 排放。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产品颜色单一,易还原再制;
2.无防伪特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颜色不单一、不易还原再制及带有防伪特征的 光变颜色电化铝烫印箔;还提供该种光变颜色电化铝烫印箔的生产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变颜色电化铝烫印箔,包括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所述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上为离 型层;所述离型层上为色层;所述色层上为镀铝层;所述镀铝层上为胶层;所述色层着色时 使用光变颜料作为着色剂。
一种光变颜色电化铝烫印箔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表面使用120~300目凹版网纹辊涂布以水为分散溶剂的蜡乳 液,烘干收卷,形成离型层;
(2)、在离型层表面涂布色层涂料,形成色层,色层涂布的条件包括a、使用100~300目网 纹辊涂布、b、采用的水性色层涂料包括:水性色层预制涂料45%~50%、水45%~50%、纳米级光 变颜料0%~10%、消泡剂0.5%、润湿流平剂0.5%,上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且重量百分比之和 为100%;及c、依次经过五个温区烘干,五个温区烘干温度分别80~120~150~150~130摄氏度, 五个温区采用的风机的频率为40~45~50~50~50Hz;
(3)、在色层表面经真空镀铝机真空蒸镀200~500埃厚度的镀铝层;
(4)、在镀铝层表面涂布胶层涂料,烘干收卷,形成胶层。
其进一步特征如下:
所述水性色层预制涂料包括重量比3:1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和水性丙烯酸树脂。
所述色层涂料烘干后的重量在0.8~2.0g/平方米。
所述胶层涂料烘干后的重量在0.8~2.0g/平方米。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色层着色使用光变颜料为着色剂,肉眼从不同角度观察呈不同颜色,具有独特新 颖美感;
(2)、使用复印、扫描、拍摄等手段无法复制色感,具有较强防伪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光变颜色电化铝烫印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阅图1,一种光变颜色电化铝烫印箔,包括双向拉伸聚酯薄膜1,所述双向拉伸聚酯薄 膜上为离型层2;所述离型层上为色层3;所述色层上为镀铝层4;所述镀铝层上为胶层5;所 述色层着色时使用光变颜料作为着色剂。
一种光变颜色电化铝烫印箔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表面使用120~300目凹版网纹辊涂布以水为分散溶剂的蜡乳 液,烘干收卷,形成离型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生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生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27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表面印刷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隐形颜料的印刷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