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品船甲板舾装单元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3122.3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9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高霆;王炬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6 | 分类号: | B63B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品 甲板 单元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品船甲板舾装单元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化学品船因其甲板面众多的管路、设备、通道等舾装件,导致甲板面的布置复杂,人员后期操作、检修不便,而且会有较多的舾装件需要在船体合拢后安装,影响了船舶的建造效率。随着化学品船液货舱数量的增加和船东对货品多样性的需求提高,甲板面舾装件布置会进一步复杂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综合布置实现了甲板舾装件的优化布局,保证了人员操作的便捷,以单元为中间产品的设计提高了船舶的建造效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化学品船甲板舾装单元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甲板面尾部区域布置:
将甲板面尾部区域划分为步桥下和步桥两侧两部分:
步桥下:布置潜液泵液压管、洗眼器管路、消防管、氮气主管、阀门遥控管、气体探测管、液位遥测管、潜液泵控制管,其余管路按一层排列在步桥两侧;
具体是,上述管路按照高低分成最上层、中间层及最下层3层布置,最上层为靠近步桥平台处,该层布置阀门遥控、液位遥测管;潜液泵液压管布置在最下层的中间,距甲板2.05米-2.15米,最下层两侧布置洗眼器管路,中间层布置消防管、氮气主管和油气回收管;
步桥两侧:步桥两侧的管路从外向里依次为液货管、扫舱管、燃油管、油气回收管、电缆管、氮气总管、泡沫消防管、热水管、蒸汽管及热油管;管路采用水平布置;所述蒸汽管、热油管布置在靠近船中;考虑到管路的热膨胀,蒸汽管、热油管设计为向上的膨胀弯,高于步桥并向下开支管布置控制阀;在上述管路的上方需留出通道空间,透气管路沿步桥支撑倾斜布置;
S2、甲板面首部区域布置:
该区域划分为步桥下和步桥两侧两部分,步桥下布置和步骤S1中布桥下布置相同,其余管路分两层布置在步桥两侧;上层布置液货管、燃油管和油气回收管,上层管高于集管区主管,由于船舶纵倾,管路中的残液可流至横向主管排出;下层除液货管和燃油管外延续尾部单层管排列方式;
S3、集管区布置:
集管区上层为连接首部上层管,集管区中间为横向集管,集管区下层为连接首尾下层管,将步桥下方的阀的阀柄延伸至步桥高度;
S4、支撑设计:步桥和管路横向支撑采用角钢,下方用圆钢支撑于甲板横梁面板,根部采用三角肘板加强,横向支撑采用连续形式,以使步桥两侧舾装件和步桥连成一个整体;
S5、单元划分:
将甲板尾部区域、首部区域及集管区域根据船厂建造能力分别分为若干个单元;
其中,集管区划分成两个小的集油槽单元和一个大单元,每个单元包含管路、支架、步桥平台、栏杆、格栅、斜梯;单元之间不留合拢管,在单元车间预拼对正后吊装上船。
本发明一种化学品船甲板舾装单元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布置整洁:实现了甲板面众多管路的合理排列,分层的结构和横向组合支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支架的数量,使得甲板面布置整洁。
2、减少残液:化学品船对残液有很严格的要求,本发明利用船舶纵倾现象,尾部液货管低于横向集管可使残液流回液舱,然后利用小通径扫舱管将残液送至横向集管排出:首部液货管高于集管,在不需扫舱管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清舱。
3、操作便捷:通过合理的支管设计和阀杆的延伸使阀件集中布置在步桥两侧,实现了船员在步桥上即可完成阀的操作。
4、提高了预舾装率:通过单元设计将大部分甲板面舾装件纳入单元阶段安装到位,并通过单元车间的预装取消了纵向合拢管,再加上在甲板分段阶段安装的舾装件,整个货舱甲板区域最终可以实现90%的预舾装率。
5、提高了建造效率:大量甲板单元的设计使得原本在船坞阶段的工作提前到了单元车间,由船上的高空作业变成了车间的平地作业,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节省了船坞周期,大大提高了建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甲板面尾部区域步桥下布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步桥;2为阀门遥控、管气体探测、液位遥测管;3为潜液泵控制管;4为氮气管;5为油气回收主管;6为消防管;7为洗眼器冷热水管;8为潜液泵液压管;9为集管区横向集管;10为潜液泵预留维修空间;
图2为甲板面尾部区域步桥两侧布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31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地船的窗盒
- 下一篇:一种双机双桨船艉复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