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3379.9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1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纪红兵;叶超;吴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83/00 | 分类号: | C08F283/00;C08F220/14;C08F220/18;C08G18/75;C08G18/73;C08G18/67;C08G18/66;C08G18/42;C08G18/44;C08G18/34;C08G18/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16081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酸酯 改性 水性 聚氨酯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制成:多元醇20~30份,二异氰酸酯10~20份,亲水扩链剂2~6份,有机碱2~5份,交联剂5-15份,丙烯酸酯单体10~25份,去离子水100~200份,二月桂酸基锡0.01~0.1份,引发剂0.2~1份,丙酮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为以下的一种或几种: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或聚己内酯二元醇,分子量为1000~3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以下的一种或几种: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扩链剂为二羟基丙酸或二羟基丁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以下的一种:丙烯酸羟丙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或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以下一种或几种: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丁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碱为以下一种或几种:三乙胺、二乙胺、二异丙基胺、N,N-二异丙基乙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氰或过硫酸钾。
9.权利要求1所述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多元醇放入干燥的反应器中,加热使反应器中的多元醇熔融,在120℃下抽真空除水1h,随后降温至70~80℃加入二异氰酸酯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氮气保护下反应2~3小时后,再加入亲水扩链剂反应2~3小时得到预聚体;
(2)随后在70~80℃下加入交联剂进行封端反应2~3小时,得到主链上引入活性双键的聚氨酯预聚体;
(3)反应结束后,加入丙烯酸酯单体降低粘度并降温至30~50℃之后,加入有机碱中和搅拌,最后加入去离子水进行高速分散乳化,得到主链上引入活性双键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4)将引发剂溶解在丙酮中,在70~90℃,慢慢滴加至乳液中,滴加完毕后在70~90℃下继续反应3~4小时;真空脱除溶剂,即得到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未经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33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紫外线复合乳液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