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74141.8 申请日: 2015-12-22
公开(公告)号: CN105412168A 公开(公告)日: 2016-03-23
发明(设计)人: 程忠泉;徐宝敏;温宇;吴丽文;孙显屏;杨丹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双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16 分类号: A61K36/16;A61P3/10;A61P3/06;A61P13/12;A61K36/185
代理公司: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 石晓玲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银杏 复合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控制血糖,长期的限糖饮食和药物治疗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甜茶(RubusSuavissmusSLee)是广西特有的天然甜味植物的叶子,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高甜、低热、安全无毒性且具有保健功能的甜味植物。甜茶中约含有4.1%的生物类黄酮、18.04%的甜茶多酚和5%的甜茶甙(Rubusoside)。研究发现甜茶甙能降低正常小鼠血糖水平,对小鼠糖异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甜茶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诱发的高血糖大鼠灌胃,3周后测血糖、果糖胺、胰岛素和SOD等指标,发现甜茶提取物能显著地降低大鼠血糖,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同时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

现有技术虽然公开了甜茶可单独用于治疗糖尿病,但其作用的靶点相对局限,无法有效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该复合原茶不仅在糖尿病降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并对改善糖尿病并发症脂代谢异常和肾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甜茶和银杏的复合原茶的制备方法,将甜茶和银杏按1~2:1~10重量比混合,加入60~75v%的乙醇,在超声波条件下提取,往提取液加入石灰水调节pH至7.6~7.8,离心,滤去上清液,取沉淀物冷冻干燥,即为复合原茶。

上述银杏为银杏科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bilobaL.的新鲜或干燥叶,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化浊降脂的功效。

步骤1)中,用体积浓度为60~75%的乙醇提取甜茶和银杏中的多糖、多酚等成分。石灰水调节pH至7.6~7.8,可将提取液中的多酚类物质络合沉淀。甜茶多酚分子中有多个邻位酚羟基,可作为多基配体与Ca2+络合,形成环状的螯合物而产生沉淀,在pH值为7.6~7.8时,甜茶多酚以一个离子态的氧负离子及一个酚羟基与Ca2+络合,或以二个离子态的氧负离子与Ca2+络合,形成的是一配基络合物沉淀。同时,在该pH值条件下,甜茶多酚还与银杏多糖分子也形成了一配基络合物沉淀。

在超声波条件1~3次,每次1~2h;超声波条件为:温度40~50℃、频率为250~400Hz。优选超声波频率为300~400Hz。每次提取时,乙醇的加入量为甜茶和银杏总重的4~10倍。

甜茶与银杏的优选重量比为1:1。

本发明的原茶可以按照常规工艺加以调配成复合茶,以供糖尿病人饮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甜茶和银杏多酚分子与Ca2+络合形成一配基络合物,以及甜茶和银杏多酚分子与银杏多糖分子络合形成一配基络合物,上述一配基络合物的混合物能起到协同降糖效果,并对改善糖尿病并发症脂代谢异常和肾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经验证,该混合络合物的降糖效果远远优于甜茶和银杏的常规提取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甜茶叶和银杏叶按1:1重量比混合粉碎,加入60v%的乙醇,乙醇的加入量为甜茶和银杏总重的4倍,在温度40℃、频率为250Hz的超声波条件下提取1h,往提取液中加入石灰水调节pH至7.6,离心,滤去上清液,取沉淀物冷冻干燥,即为复合原茶。

对照例1

将银杏叶粉碎,加入60v%的乙醇,乙醇的加入量银杏重量的4倍,在温度40℃、频率为250Hz的超声波条件下提取1h,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溶剂,冷冻干燥,即为银杏原茶。

对照例2

将甜茶叶粉碎,加入甜茶重量4倍的水,在温度40℃、频率为250Hz的超声波条件下提取1h,将提取液浓缩至浸膏,冷冻干燥,即为甜茶原茶。

实施例2

将甜茶叶和银杏叶按1:10重量比混合粉碎,加入75v%的乙醇,乙醇的加入量为甜茶和银杏总重的10倍,在温度50℃、频率为400Hz的超声波条件下提取3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往提取液中加入石灰水调节pH至7.8,离心,滤去上清液,取沉淀物冷冻干燥,即为复合原茶。

实施例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双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双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41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