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牡丹的生产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74485.9 申请日: 2015-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5532231B 公开(公告)日: 2019-02-15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李杰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C05G1/00;C05G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41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牡丹 生产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富硒牡丹的生产方法及应用,通过(1)牡丹育苗时硒浸泡剂浸种、(2)底肥施硒矿粉、(3)牡丹移栽时硒浸泡剂沾根、(4)生长期叶面喷硒喷施剂,将生物活性很低的无机硒转化为生物活性高的有机硒,存在于牡丹籽和牡丹花之中,然后开发出富硒牡丹咖啡、富硒牡丹花茶、富硒牡丹籽油、富硒牡丹多糖、富硒牡丹蛋白或富硒牡丹多肽等各种富硒牡丹制品。富硒牡丹制品中的硒元素,主要以有机硒形态存在,容易被人消化吸收,并且更加安全。人们通过摄入富硒牡丹制品,从而发挥其防病治病作用,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实现牡丹的营养与保健的有机结合,又对提高牡丹产业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牡丹的生产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构成高等动物体生物代谢不可缺少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被国内外科学家誉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素有“细胞保护神”之美称。我国属于土壤严重缺硒的国家,全国约有70%的国土面积都属于缺硒地区。土壤的硒缺乏直接导致了大多数地区农作物中硒含量的不足,使得我国很大一部分人群处于硒营养缺乏状态。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克山病、肝病、糖尿病等40多种疾病与缺硒密切相关,硒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脏和肝脏、防止体内产生毒性物质等。国际硒学会推荐成人硒日摄入量60-400μg,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日摄入量50-200μg。最近中国营养学会的营养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成人每日的硒摄入量仅26-32μg。硒总体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两大类:前者包括硒酸盐、亚硒酸盐等,无机硒对于人和动物来说吸收效果差,毒性风险大,使用不当极易造成硒中毒;后者主要包括硒代氨基酸、硒代蛋白、硒多糖等形态,对人和动物来说吸收效果好,毒性小,更适合补硒的要求。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属毛莨科芍药属,落叶灌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医药价值,在中国有近2000年的种植史,被誉为“花中之王”。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有牡丹100余万亩,是极其丰富、珍贵的天然植物资源。牡丹籽是牡丹植株的精华所在,是受果壳和种壳双层保护的坚果。牡丹籽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氨基酸含量在8%以上,富含有18种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胡萝卜素含量丰富,总糖含量高达12.8%,其中以牡丹多糖为主。经国际权威检测机构PONY检测,牡丹籽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以上,还含牡丹酚、牡丹皂甙等几十种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非常丰富。通过脱皮后采用压榨法或浸出法制备牡丹籽油后会产生大量的牡丹籽饼粕,约占牡丹籽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些籽饼粕中含有5-15%脂肪,30-40%蛋白,还含有芍药苷类、苯甲酸、多糖等活性成分。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油用牡丹,在油用牡丹的生产过程中加入硒元素,,使硒与牡丹体内的蛋白质和多糖等有机结合转化为有机硒,开发出各种富硒牡丹制品,从而消除补充化学硒(如亚硒酸钠)对人体的毒副反应和肠胃刺激,使硒能够更高效、更安全地被人体吸收利用,既满足人类健康需求,又对提高牡丹产业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硒牡丹的生产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硒牡丹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牡丹育苗时硒浸泡剂浸种、(2)底肥施硒矿粉、(3)牡丹移栽时硒浸泡剂沾根、(4)生长期叶面喷硒喷施剂,通过牡丹的生长发育结果过程生产而成。

进一步,所述牡丹为凤丹牡丹或者紫斑牡丹。

进一步,所述牡丹的种植范围,在于北纬26°(福建龙岩、广西桂林、云南昆明一线)以北地区,至北纬46°(辽宁沈阳、内蒙呼和浩特、新疆乌鲁木齐一线)以南地区。

进一步,所述硒浸泡剂浸种,包括将牡丹种子,在硒浸泡剂中浸泡16-48h,温度为20-30℃,然后将种子播入整理好的沙壤育苗田里,土壤pH6.5-7.8,得到富硒牡丹种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未经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4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