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水冷装置的冷却炭化料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5059.7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9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黄书渊;高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天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智京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孙文彬 |
地址: | 354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水冷 装置 冷却 炭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水冷装置的冷却炭化料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生物质炭粉生产过程中,热解炭化料的温度非常高,为了避免高温炭化料在封装时自燃,迅速冷却炭化料是炭化料封装过程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冷却装置,要么通过筒体内的水对炭化料进行冷却,该方法的不足在于,筒体与炭化料的接触面积很小,冷却效果较差;要么通过闷罐绝氧的方式进行冷却,然而,此种方式的冷却时间长,至少需要24小时,从而导致冷却效率低;要么通过给炭粉喷水的方式进行冷却,而这种冷却方式会对炭粉的质量造成不良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冷却效果佳的具有双水冷装置的冷却炭化料设备。
一种具有双水冷装置的冷却炭化料设备,包括:筒体,筒体内设置有叶片转动轴,叶片转动轴上安装有螺旋叶片,在筒体上设置有筒体进水口和筒体出水口,所述螺旋叶片为双层结构,在所述叶片转动轴的两段分别设置有叶片进水口与叶片出水口,所述叶片进水口与叶片出水口分别与螺旋叶片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水冷装置的冷却炭化料设备,所述叶片转动轴的中心与筒体中心偏心距离为30-80mm。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水冷装置的冷却炭化料设备,在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水冷装置的冷却炭化料设备,所述叶片转动轴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双水冷装置的冷却炭化料设备,循环冷却水分别通过叶片进水口、筒体进水口进入螺旋叶片和筒体,通过双重水冷可以使高温的热解炭化料快速冷却,从而起到了双重冷却的效果,使得冷却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双水冷装置的冷却炭化料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具有双水冷装置的冷却炭化料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有双水冷装置的冷却炭化料设备,包括:筒体1,筒体1内设置有叶片转动轴6,叶片转动轴6上安装有螺旋叶片2,在筒体1上设置有筒体进水口7和筒体出水口8,所述螺旋叶片2为双层结构,在所述叶片转动轴6的两段分别设置有叶片进水口9与叶片出水口10,所述叶片进水口9与叶片出水口10分别与螺旋叶片2内部连通。在筒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3、出料口5。所述叶片转动轴6通过驱动电机4驱动其转动。
具体地,生物质炭粉通过筒体1的进料口3进入,然后通过叶片转动轴6上安装的螺旋叶片2将生物质炭粉螺旋向上输送,最终从出料口5出去,与此同时,在生物质炭粉被输送的过程中,一方面循环冷却水通过叶片进水口进入螺旋叶片,另一方面,循环冷却水通过筒体进水口进入筒体,从而通过双重水冷可以使高温的热解炭化料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具有双水冷装置的冷却炭化料设备,所述叶片转动轴6的中心与筒体1中心偏心距离为30-80mm,优选为50mm。
具体地,偏心设计的叶片转动轴可以避免螺旋叶片卡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天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天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5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粒径MO2粉体合成细MB2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氧柱定位导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