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客车供风压力双机重联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75168.9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威;王楠;邹晓伟;张永;吕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8 | 分类号: | G01L19/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王发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风压 双机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供风压力双机重联显示装置,包括电路结构相同的回路1和回路2,2组回路间通过重联插座相连,回路1的显示表A的接线端1与万转开关的接线端1相连,接线端2与显示表B相连后分两路,一路与传感器串联后接万转开关的接线端3,另一路接至万转开关的接线端5,显示表A的接线端3与万转开关的接线端7相连,回路1的万转开关的接线端2和4并联后通过重联插座与回路2的万转开关的接线端2和4相连,回路1的万转开关的接线端6和8并联后通过重联插座与回路2的万转开关的接线端6和8相连,采用此显示装置,解决了重联机车客车供风压力的重联显示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供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供风压力双机重联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列车的速度不断提高,车辆配置日益提高,车辆的用风亦越来越多,空气弹簧、塞拉门、集便器等设备的采用,仅仅依靠从副风缸或列车管取风,既增加机车空压机负担又影响车辆制动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机车增加了一根供风管,同时增加复合总风缸,复合总风缸与供风管相连专门给车辆其他用风设备供风。增加的供风管绕过自动制动阀,直接从复合总风缸取风向其他设备供风,将制动用风与辅助用风分开,彼此互不干扰,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此辅助供风管专用于客车供风。机车用于客运时,需要将机车的总风降压调整为供客车用的600kPa,即仅仅需要将机车与客车连接处的总风压力变为客车供风压力供客车使用。并且需要将此压力值显示出来用于司乘人员观看。重联机车采用互相显示的方式来显示他车的客车供风压力值。
根据机车的特定需要,在单节机车的两端均需要显示他车客车供风压力。如图1所示,为机车的重联状态,两车间连接有重联线,用于连接两车的控制系统。当机车为双节内重联机车时,A节车显示B节车的客车供风压力,B节车显示A节车的客车供风压力。如图2所示,显示表与传感器的连接方式图,显示表将电源转换为24V并送给传感器,由传感器输出4-20mA信号返回给显示表用于显示。
机车实际需要多个表显示同一个传感器的数值,即A车及B车的两个显示表均显示B车传感器的数值,其线路图如图1所示,A节车为本务机车,B节车为非本务机车,两车重联运用时司乘人员会在车内确认机车所有部件正常,并与地面及客车人员确认客车供风状态。如果在B节车上需要查看客车供风压力的时候,只能通过电话联系A车人员或者自己回到A车查看。上述行为增加了司乘人员的操作难度。因此,急需一种可以显示客车供风压力双机重联时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客车供风压力双机重联显示装置,达到了重联机车均显示客车供风压力的效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客车供风压力双机重联显示装置,包括电路结构相同的回路1和回路2,2组回路间通过重联插座相连,回路1的显示表A有3个接线端1、2、3,显示表A的接线端1与万转开关的接线端1相连,显示表A的接线端2与显示表B相连后分两路,一路与传感器串联后接万转开关的接线端3,另一路接至万转开关的接线端5,显示表A的接线端3与万转开关的接线端7相连,回路1的万转开关的接线端2和4并联后通过重联插座与回路2的万转开关的接线端2和4并联相连,回路1的万转开关的接线端6和8并联后通过重联插座与回路2的万转开关的接线端6和8相连,所述的回路1的万转开关置为本机时,万转开关的接线端1和2导通,万转开关的接线端5和6导通,回路2的万转开关置为补机时,万转开关的接线端3和4导通,万转开关的接线端7和8导通。
所述的显示表A和显示表B分别设置在机车司机室和休息室。
所述的显示表B的接线端3与显示表A的接线端2相连,显示表B的接线端2与传感器相连。
所述的回路1和回路2的显示表根据万转开关的状态均显示同一个传感器的检测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此显示装置,解决了重联机车客车供风压力的重联显示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机车重联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51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