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拉伸与内扒皮双用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5444.1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8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富瑞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24 | 分类号: | B21C1/24;B21C3/16;B21C9/00;B21C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包红健 |
地址: | 2154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拉伸 扒皮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材拉伸与内扒皮双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铜合金管材加工工艺为,通过铜锭加热炉将管坯加热到管材热 挤压所需温度,而后将此管坯运送至管材热挤压炉得到热成型的管材。但 这样得到的管材因挤压时的高温,表面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产 生氧化层,使管材出现表面粗糙,需要进行进一步进行表面精整以去除氧 化层得到光洁度高的表面。但即便如此,这样得到的管材仍存在尺寸误差 大,产品精度不高的问题。
另外,所述加工过程需要热挤压炉、专门的表面处理设备,不仅操作 过程复杂,而且设备成本高。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发明人鉴于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管材拉伸与内扒皮双用加 工装置,在避免高温下管材的氧化的前提下通过一种简单的机械设备容易 地实现铜管拉伸和铜管的内扒皮两种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管材拉伸与内扒皮双用加工装置, 其包括冷却管以及双用芯头,其中,所述冷却管包括圆柱空心管、设置于 所述圆柱空心管的一端的螺杆、以及连接于所述圆柱空心管的另一端的拉 管油输送软管;所述双用芯头为一中空圆柱,所述圆柱的一端向外扩张呈 圆弧喇叭状,其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杆的直径与所述双用芯头的内径 相同,所述圆柱空心管通过所述螺杆与所述双用芯头螺纹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管材拉伸与内扒皮双用加工装置,进一 步,所述圆柱空心管与所述双用芯头是由相同或者不同的金属制成的,其 中优选为钢质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管材拉伸与内扒皮双用加工装置,进一 步,所述圆柱空心管在其靠近所述螺杆一端设置有一圈用于拉管油的喷洒 的排油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管材拉伸与内扒皮双用加工装置,进一 步,所述拉管油输送软管的材质是橡胶管或者耐油的塑料软管,在保证不 受冷却油的腐蚀的情况下,优选质软的材料。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管材拉伸与内扒皮双用加工装置,以一个简便的设备 实现了管材拉伸与内扒皮两个目的,降低了设备成本,且能够有效防止在 拉伸或扒皮过程中大量热量的产生导致管材升温并在高温下产生氧化层 的问题,先经过管材拉伸后进行扒皮,能够对扒皮的尺寸进行良好地控制, 防止对管材进行过度扒皮或者扒皮力度不够,提高管材的尺寸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管材拉伸与内扒皮双用加工装置在要进行内扒皮时的 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管材拉伸与内扒皮双用加工装置在要进行拉伸时的装 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管材拉伸与内扒皮双用加工装置的内扒皮操作示意 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冷却管;
11拉管油输送软管;
12圆柱空心管;
13螺杆;
14排油孔;
2双用芯头;
3模具;
4拉管小车;
5圆管;
6工作台;
7弹簧;
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 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的管材拉伸与内扒皮双用加工装置包括冷却 管1、双用芯头2,其中所述冷却管1包括圆柱空心管12、连接于所述圆 柱空心管12的一端的螺杆13、连接于所述圆柱空心管的另一端的拉管油 输送软管11;所述双用芯头2为一中空圆柱,所述圆柱的一端向外扩张呈 圆弧喇叭状,其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圆柱空心管12与所述双用芯头2 是由相同或者不同的金属制成的,其中当加工的圆管5为铜质圆管时,其 均优选为钢质的。圆柱空心管12在其靠近螺杆13一端设置有一圈用于拉 管油的喷洒的排油孔14。所述螺杆13的直径与所述双用芯头2的内径被 设置为能够使圆柱空心管12与双用芯头2通过螺纹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例如所述螺杆13的直径与所述双用芯头2的内径可为相同的。所述拉管 油输送软管11的材质是橡胶管或者耐油的塑料软管,在保证不受冷却油 的腐蚀的情况下,优选质软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富瑞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富瑞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5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9Ni钢球封头的模压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铸钢轧辊辊颈联结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