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拟鲶高原鳅DNA条形码标准检测基因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76011.8 申请日: 2015-12-22
公开(公告)号: CN105483228B 公开(公告)日: 2018-11-20
发明(设计)人: 朱志飞;章晋勇;石琼;马兴宇;王敏;吴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 华大(镇江)水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88 分类号: C12Q1/6888;C12N15/11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徐冬涛;李晓峰
地址: 212132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原 dna 条形码 标准 检测 基因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拟鲶高原鳅DNA条形码标准检测基因及其应用,该DNA条形码标准检测基因为COI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本发明的拟鲶高原鳅DNA条形码物种鉴定方法采用可靠的DNA分子鉴定技术,快速、准确的鉴定了拟鲶高原鳅。与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相比,该方法获得的标准基因序列有利于实现拟鲶高原鳅的分子鉴定,能有效缩短鉴定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拟鲶高原鳅DNA条形码标准检测基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拟鲶高原鳅(学名:Triplophysa siluroides)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鳅科高原鳅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是高原河流鱼类,分布于黄河上游的干支流和附属湖泊等,多见于干支流和附属湖泊上游的河口地区。常喜潜伏于砾石底质,也栖息于冲积淤泥、多水草的缓流和静水水体,营底栖生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黄河上游。鱼体粗壮,前端宽阔,稍平扁,后端近圆形,尾柄细圆。头大,平扁,背面观呈三角形。口大,下位,弧形。唇无乳突,下颌匙状。眼小。体无鳞,体表皮肤散布有短条状和乳突状的皮质突起。体背侧黄褐色,腹部浅黄,体背及体侧具黑褐色的圈纹和云斑,各鳍均具斑点。为鳅科鱼类中较大的种,常见个体体长150-480毫米左右,最大个体体长482毫米,重1.5公斤。目前仅在人眼较稀少的高原地区,仍保持一定数量。属于极度濒危鱼种!因此,对拟鲶高原鳅地方特有种进行有效鉴定以及物种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是指用基因组内一段标准的、短的DNA片段来鉴定物种的一项分子鉴定新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物种鉴定。目前在动物中最常见的分子标记是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oxidase I,COI)基因的部分序列。DNA条形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物种鉴定、分子进化、种群遗传、濒危物种保护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DNA条形码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鉴别方法,对研究人员的专业技能并无较高要求,上至生物学家,下至普通生物爱好者,都可在短时间内掌握该技术。DNA条形码技术摆脱了传统形态鉴定方法依赖长期经验的障碍,可实现快速准确的鉴定,是分子鉴定方法学上的创新,操作简单、效率高、应用广等特点无疑将改变整个物种鉴定领域的发展方向。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很好的对拟鲶高原鳅进行快速、有效的鉴定。

物种鉴定一直是分类学乃至几乎所有生物领域上的研究至关重要的基础步骤。因此,准确的对物种鉴定,特别是对那些稀有物种和具有保护意义的种类,分类鉴定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自从2003年,加拿大科学家Hebert提出以COI基因做为DNA条形码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条形码在物种分类上具有高效可行性。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以COI基因为标记的DNA条形码能够准确的对各类动物进行物种鉴定,可以选用COI基因作为各种动物条形码数据库的标准条形码。

该方法与传统的分类学方法互为佐证,不仅可以解决形态学鉴定中因标本残缺不全无法准确鉴定等问题,而且鉴定时间也极大缩短。目前已有专门的鱼类数据库,其中包括1.5万多种鱼类的条形码数据。但是我国许多鱼类由于其特有性,没有足够的相关数据。也没有拟鲶高原鳅的相关基因序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鉴定拟鲶高原鳅的DNA条形码标准检测基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用于鉴定拟鲶高原鳅的DNA条形码标准检测基因在鉴定待测标本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拟鲶高原鳅DNA条形码物种鉴定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实现拟鲶高原鳅的快速准确鉴定,缩短鉴定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鉴定拟鲶高原鳅的DNA条形码标准检测基因,该DNA条形码标准检测基因为COI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该核苷酸序列的全长为652bp。拟鲶高原鳅标准序列SEQ ID NO.1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大(镇江)水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华大(镇江)水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60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