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纸废水、污泥生态资源化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6554.X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9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晓笑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00;C02F11/04;C02F11/02;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废水 污泥 生态 资源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造纸废水、污泥生态资源化系统,包括污水预处理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芦苇湿地,其中,污水预处理站包括调节池、初沉池、UASB池、好氧池、二沉池和污泥池,调节池、初沉池、UASB池、好氧池、二沉池和污泥池依次连接,二沉池分别与调节池和芦苇湿地连接,芦苇湿地包括芦苇污泥床、生态塘、表面流湿地、水平流湿地和芦苇污泥床,二沉池与生态塘连接,污泥池与芦苇污泥床连接,生态塘、表面流湿地和水平流湿地依次连接,污水预处理站的布泥管均匀分布到芦苇污泥床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污泥生态资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调节池底部设有穿孔管曝气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污泥生态资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初沉池和二沉池均采用辐流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污泥生态资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生态塘岸边、表面流湿地、水平流湿地和芦苇污泥床上均种植芦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污泥生态资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平流湿地出水进入造纸企业配浆池;对生态塘、表面流湿地、水平流湿地和芦苇污泥床中的芦苇进行收割,收割后芦苇用于车间制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污泥生态资源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芦苇污泥床的滤料层的不均匀系数Cu小于4.0。
7.一种造纸废水、污泥生态资源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A、构建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污泥生态资源化系统;
B、造纸企业排放的废水通过污水管道收集至污水预处理站进行预处理;
C、在污水预处理站内经过初沉池后的水,一部分作为低端水回用至打浆,另一部分继续进入UASB池处理;其中,低端水回用水量和进入UASB池处理水量比例为1.5-2.5:1;
D、依次经过UASB池、好氧池和二沉池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到芦苇湿地生态处理;
E、二沉池排出的污泥一部分输送到调节池内,另一部分输送到芦苇湿地生态处理;
F、通过回用管道将芦苇湿地处理后的作为高端回用水输送至造纸车间,将收割后的芦苇用于车间制浆,实现循环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污泥生态资源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预处理站对造纸企业排放的废水处理至pH值6-9,COD≤350mg/L,BOD5≤100mg/L,SS≤150mg/L,盐分5000-8000mg/L;其步骤如下:
a.造纸企业排放的废水通过污水管道收集至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
b.调节池出水通过水泵提升进入初沉池,通过初沉池去除大纤维,,大纤维回用至打浆;初沉池出水一部分作为低端水回用至打浆,另一部分继续进入UASB池处理,其中,低端水回用水量和进入UASB池处理水量比例为1.5-2.5:1;
c.初沉池出水自流进入UASB池,将B/C提高至0.30以上,UASB池COD容积负荷为3.0-5.0kg/(m3·d),上升流速0.6-0.9m/h;
d.UASB池出水进入好氧池,在好氧条件下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和氨氮,好氧池停留时间HRT=18-24h,污泥浓度3500-4000mg/L,污泥负荷0.2-0.3kgCOD/kgMLSS·d;
e.好氧池出水进入二沉池,二沉池的作用是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的污泥分别回流至调节池和污泥池;将二沉池产生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调节池进行消化,另一部分进入污泥池,其中,二沉池回流至调节池的污泥和排放至污泥池的污泥比例为1:4-9;
f.二沉池出水全部进入芦苇湿地进一步处理;
g.污泥在污泥池中进行均质和消化,然后进入芦苇湿地进行生态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晓笑,未经沈晓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655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含氮五元杂环的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座椅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