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尼减震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6927.3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柳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波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6;F16F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尼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汽车上的必备部件。现有技术中,在专利号为201210405079.7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液体阻尼减震器,其包括主簧杯,主簧杯内的上部填充有橡胶,橡胶内嵌有与驾驶室安装螺栓固定连接的主簧芯嵌件,在主簧杯的杯口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车架连接的防拉板,防拉板的中部设有供驾驶室安装螺栓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径向尺寸小于主簧芯嵌件的径向尺寸,通孔的孔壁与驾驶室安装螺栓之间具有横向震动间隙,防拉板与主簧芯嵌件之间具有竖向震动间隙。该减震器安装时防拉板与车架固定连接,发生翻车时主簧芯嵌件不能穿过防拉板而实现保持驾驶室与车架的连接。
上述专利中的阻尼减震器,其弹簧与活塞杆之间是相互悬空设置的,当汽车在运行时,车身会发生震荡,导致阻尼减震器随之一起震荡,此时弹簧可能会发生径向的晃动,与活塞杆的外壁发生接触,而由于弹簧在张紧和松弛的过程中始终是沿活塞杆发生轴向滑动的,这就导致弹簧与活塞杆之间可能发生磨损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弹簧与活塞杆发生接触而磨损的阻尼减震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尼减震器,包括有圆筒状的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内部中空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缸体一端密封,另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与所述活塞杆的外径适配,所述活塞杆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在容纳腔中,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在所述缸体的外部,并且所述活塞杆能相对于所述缸体滑动,在所述活塞杆上间隔地套设有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均位于所述容纳腔中,并且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的外边缘抵靠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在所述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之间夹持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第二活塞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弹簧上;
在所述弹簧和所述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防磨损套,所述防磨损套套接在所述活塞杆上。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防磨损套由黄铜制成,且在其表面涂抹有润滑油脂。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缸体开设着通孔的一端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缸体的外部套接有防尘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活塞杆外壁和弹簧之间设置一个防磨损套,从而避免活塞杆与弹簧发生直接接触,由此防止它们发生磨损,延长了阻尼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阻尼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发明中阻尼减震器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阻尼减震器,包括有圆筒状的缸体1和活塞杆2,所述缸体内部中空形成有容纳腔3,所述缸体一端密封,另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通孔的尺寸与所述活塞杆的外径适配,所述活塞杆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在容纳腔中,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在所述缸体的外部,并且所述活塞杆能相对于所述缸体滑动,在所述活塞杆上间隔地套设有第一活塞4、第二活塞5和第三活塞6,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均位于所述容纳腔中,并且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的外边缘抵靠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在所述第二活塞和第三活塞之间夹持有弹簧7,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第二活塞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弹簧上;
在所述弹簧和所述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防磨损套8,所述防磨损套套接在所述活塞杆上。
所述防磨损套由黄铜制成,且在其表面涂抹有润滑油脂。
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密封件9,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缸体开设着通孔的一端上,密封件由软性材料制成如橡胶等,它能密封住活塞杆与通孔之间的间隙。
在所述缸体的外部套接有防尘盖10。
以上所述使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波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波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6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