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QPQ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8118.6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1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唐刚全;张丰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全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58 | 分类号: | C23C8/58;C23C8/02;C23G1/26;C23G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邹翠 |
地址: | 618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qpq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元件制造加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QPQ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刀具强韧化处理的常规方法,一般是通过调整高速钢热处理工艺,改善碳化物的形态与分布来实现。采用真空热处理技术,获取细小晶粒组织,提高了高速钢M2Al的强韧性。涂层技术也是提高刀具强韧化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PVD和CVD技术,在刀具表面形成很薄的涂层,这些涂层具有高硬度、良好的耐热性和隔热性,加上内部韧性较高的基体,使刀具具有强韧化特性。采用DC反应磁控溅射和电弧离子镀相结合的方法在高速钢上沉积氮化碳-氮化钛复合膜,大幅提高了刀具硬度和耐磨性能,从而使刀具具有外强内韧的特性。另外,激光强化技术也是高速钢刀具强韧化处理的主要工艺方法之一。该工艺主要是利用激光能量密度高、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快特性,使高速钢中的奥氏体晶粒得到细化,刀具基体材料的韧性增加,同时大量碳化物溶入奥氏体,使随后的马氏体中的碳元素和合金元素含量增加,从而使刀具的硬度、耐磨性和红硬性显著提升。
QPQ技术是金属表面盐浴渗氮技术的简称。QPQ技术是一种氧氮化技术,其工艺过程包含预热、氮化、氧化、抛光等几个工序。QPQ技术能够很好的提升刀具地刃口硬度,从而提高刀具的耐磨性。QPQ处理的工件从表及里依次为化合物层(强化层)、扩散层和基体。化合物层含有Fe2-3N的ε相,硬度很高,但韧性较差;扩散层由于氮量降低,主要是含Fe4N的γ'相,韧性较高且有较高的硬度。因此用QPQ技术处理高速钢刀具时只能形成扩散层而不宜形成化合物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QPQ处理工艺。对传统QPQ技术进行改进,能有效提高氮化层的深度,减小氮化白亮层厚度,改善强化层的韧性,在强韧性方面获得不错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QPQ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1)清洗
在水基清洗剂的作用下,超声波清洗将工件表面的污垢剥离脱落,清洗振动频率范围在60~120kHz,功率密度设定在0.5-0.8W/C;
2)预热
在3800-400℃的温度下,在空气炉中对工件加热30-60min;
3)氮碳共渗
将预热后的工件置于600-630℃的盐浴中,处理180min;
4)氧化和抛光
400-450℃下,氧化15min,清水漂洗,抛光。
重复1)-4)步骤3次,
所述水基清洗剂的组成配比如下:
表面活性剂AES1.5-2.0g/l
表面活性剂NP-72.0-2.5g/l
表面活性剂NP-102.2-2.6g/l
助洗剂0.2-0.3g/l
复合缓蚀剂0.5-0.8g/l
溶剂为水;
优选地,所述的助洗剂为三聚磷酸钠、4A沸石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缓蚀剂为聚醚和咪唑啉复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聚醚和咪唑啉的复配质量比例为1:1。
本发明所述的渗氮盐浴中含CNO-的质量百分数为30-40%。
优选地,所述的盐浴需要连续通入压缩空气,通气量为400~450L/h,使盐浴适度翻腾。
优选地,所述的盐要缓慢分批加入,一次性加入量过多会因反应剧烈而溢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新型水基清洗剂的清洗能力强,常温条件下渣油脱脂率可达99.5%以上;属于低泡型清洗剂,起泡高达≤5mm;防锈性能良好。
2、本发明的循环QPQ工艺能彻底分解工件从渗氮炉带出来的氰根,消除公害;同时在工件表面形成黑色氧化膜,增加防腐能力,提高耐磨性;能有效提高氮化层的深度,减小氮化白亮层厚度,改善强化层的韧性,在强韧性方面获得不错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循环QPQ处理工艺,工艺步骤如下:
1)清洗
在水基清洗剂的作用下,超声波清洗将工件表面的污垢剥离脱落,清洗振动频率范围在60kHz,功率密度设定在0.8W/C;
2)预热
在380℃的温度下,在空气炉中对工件加热60min;
3)氮碳共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全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全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8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