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铁件表面的QPQ氮化共渗防腐新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8123.7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6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刚全;张丰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全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58 | 分类号: | C23C8/58;C23C8/5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邹翠 |
地址: | 618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铁件 表面 qpq 氮化 防腐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元件制造加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铁件表面的QPQ氮化 共渗防腐新工艺。
背景技术
QPQ(Quench-Polish-Quench,淬火-抛光-淬火)技术的实质是低温盐浴渗氮+盐 浴氧化或低温盐浴氮碳共渗+盐浴氧化,它是一种金属零件表面改性技术,具有高抗蚀、高 耐磨、微变形的优点。经QPQ技术处理的工件表面为Fe3O4氧化膜,其抗蚀性远高于镀铬、镀 镍等表面防护技术的水平,中碳钢经QPQ处理后在很多领域可以代替不锈钢。同时,QPQ工艺 可以代替发黑、磷化和镀镍等传统防腐蚀工艺。目前,QPQ技术所具有的高抗蚀性引起了有 关行业,尤其是石油、化工等腐蚀问题较为严重的行业的极大关注。
铸铁件因其良好的耐磨、消震性能,在机械行业应用很广泛。铸件由于制造工艺的 特殊性,铸件表面容易锈蚀,生锈后很难处理,如不引起重视,不但工件的防锈蚀能力较差, 装饰性也不好,对此很多企业对铸件提出了较高的耐蚀性要求。但其防锈处理方法一般只 有发黑(发蓝)、磷化或涂抹防锈油等工艺方法,防锈期都很短,严重影响使用功能。
目前公知的QPQ氮化盐由CO(NH2)2、Na2CO3、K2CO3、KOH组成,适用温度一般在520℃- 600℃之间,超出该氮化温度区间就会出现为氮化效果极差或氮化盐不稳定,氮化后得到的 化合物层深度普遍在20μm以下,如目前市场上在销售的某些氮化盐就是如此。
201110184878.1,名称为“一种用于不锈钢低温盐浴渗氮的氮化盐”的发明专利, 公开了一种用于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盐浴渗氮的氮化盐,按重量百分比由如下成分组成: KCNO1%~55%,NaCNO1%~55%,K2CO35%~15%,Na2CO33%~15%,Li2CO33%~15%,NaCl5%~15%,KCl5%~ 15%,Na2SO40.1%~2%。但是,该配方中CNO-含量过高,对环境污染大,且不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铁件表面的QPQ氮化共渗防腐新工 艺。在常规QPQ盐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道机械抛光工序,可起到整平第一次盐浴 处理反应层的作用,提高表面组织的均匀性,为提高第二道盐浴处理反应层的均匀性打下 良好基础。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铸铁件表面的QPQ氮化共渗防腐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1)清洗
在水基清洗剂的作用下,以100~150A/dm2的电流密度电解清洗0.05-0.1s;
2)预热
在350-390℃的温度下,在空气炉中对工件加热30-60min;
3)氮碳共渗
将预热后的工件置于420-460℃的盐浴中,处理150-180min;
4)清洗
空气下冷却至小于150℃,热水清洗残盐,清水漂洗,抛光;
5)二次预热
在350-390℃的温度下,在空气炉中对工件加热30-60min;
6)二次氮碳共渗
将预热后的工件置于420-460℃的盐浴中,处理90min;
7)氧化和抛光
将氧化后的工件用清水漂洗,抛光;
所述的氮化盐按质量计,配方组成为:尿素30-50%、Na2CO34-8%、K2CO36-10%、Li2CO35-10%、KCNO12-25%、NaCNO8-15%、NaCl5-8%、Na2S4-8%、K2S6-10%、LiOH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全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全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81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