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78836.3 申请日: 2015-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5362790A 公开(公告)日: 2016-03-02
发明(设计)人: 刘艳 申请(专利权)人: 刘艳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P15/00
代理公司: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代理人: 梁翠荣
地址: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高***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子宫 内膜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炎是指由于致病菌的感染而造成的子宫内膜炎症病变。分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两种。急性子宫内膜炎以发热、寒战、下腹痛、带下增多、混浊有臭味为其特征,慢性子宫内膜炎,多见有下腹坠胀而痛,腰骶酸痛,带下增多等征,且常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紊乱有痛经。多发于流产或产后、经期或经后,或手术后。急性子宫内膜炎起病急骤,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时可高热,寒战,下腹部疼痛,下坠及腰部疼痛,白带增多,色黄或脓性、血性、有异味;慢性子宫内膜炎发病较缓,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坠胀而痛、连扩腰骶,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或伴有痛经、或出现闭经,白带增多,呈稀水样,淡黄色、偶为血性或脓性,子宫积液时,可排出恶臭分泌物。分泌物涂片中可发现致病菌。如涂片阴性可做分泌物的细菌培养,涂片和培养可以相辅而行。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东廧子【别名】沙蓬米、沙米、登相干、登粟、吉刺儿。【来源】为藜科植物沙蓬的种子。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后打下种子,去掉杂质,晒干。【性味】甘;性平。【归经】入肺;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注意】脾阴虚,胃火盛者不宜用;能落胎,孕妇宜少食。【摘录】《中华本草》。

灰藋【别名】金锁天、灰藜、水落藜、灰条、灰涤菜、灰蒴、灰苋、灰苋菜、灰灰莱、土蚕药、沙苋菜。【来源】为藜科植物小藜的全草。采收和储藏:3~4月采收,洗净,去杂质,鲜用或晒干。【性味】苦;甘;性平。【归经】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草》。

香橼皮【别名】枸橼、钩缘干、香泡树、香橼柑枸橼、香圆。【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西南香圆)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香圆亦可整个或对剖两半后,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辛、苦、酸,温。【归经】归肝、脾、肺经。【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宽中,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阴虚血燥及孕妇气虚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半枝莲【别名】通经草、紫连草、并头草,牙刷草,小韩信草、水韩信,小耳挖草,溪边黄芩、金挖耳,野夏枯草、方草儿、半向花、半面花、偏头草、四方草,耳挖草,小号向天盏、虎咬红、再生草,赶山鞭,狭叶向天盏。【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注意】血虚者不宜,孕妇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夜交藤【别名】首乌藤。【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割,除去残叶,捆成把,干燥。【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用于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外治皮肤瘙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草》。

菰米【别名】雁膳、菰粱、安胡、蒋实、茭米、黑米、雕胡米、雕菰、茭白子、菰实。【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菰狐的果实。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成熟后采取,搓去外皮,扬净,晒干。【性味】味甘;性寒。【归经】归大肠、胃经。【功能主治】治心脏病等,或作利尿剂。除烦止渴;和胃理肠。主心烦;口渴;大便不通;小便不利;小儿泄泻。用于风热头痛,麻疹不畅,齿痛口疮,咽喉肿痛,脏器下垂。【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注意】阳虚阳浮,喘满气逆及麻疹已透者忌用。升举阳气宜用炙菰米。【摘录】《中华本草》。

鬼针草【别名】鬼钗草、鬼黄花、山东老鸦草、婆婆针、鬼骨针、盲肠草、眺虱草、豆渣菜、叉婆子、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刺儿鬼、鬼蒺藜、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虱母、粘身草、咸丰草、脱力草、小鬼针、索人衣、一包针。【来源】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夏、秋间采收地上部分,晒干。【性味】味苦,平,无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注意】孕妇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艳,未经刘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8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