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门刨水下刨削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8876.8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2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徐杰;周建琨;傅世晟;楼杭飞;李羿;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08 | 分类号: | B23D7/08;B23Q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13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门 水下 刨削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龙门刨水下刨削平台。
背景技术
通过龙门刨进行刨削加工会产生大量切削热,传统的冷却液冷却系统冷却效果不佳,易造成零件热变形,该加工缺陷在高精度宽薄板零件的加工时表现极为明显,宽薄板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普遍发生扭曲、翘角等变形,且在加工完毕静置过程中,零件也会因应力释放而缓慢变形,最终无法满足尺寸要求。传统的龙刨加工平台与板类零件完全贴合,零件装夹和起吊时需要使用撬棍等工具,操作工作中极易损伤零件,并容易造成零件变形。
围幅板组件为核反应堆内构件关键零部件,材料成本高,加工工时长。围板刨削一直存在加工热变形的问题,核电项目ACP1000与M310堆型相比围板宽度加大,如继续沿用传统刨削加工方式,传统冷却方式刨削加工时,很难达到设计精度,废品率高,浪费严重,将很难保证产品质量。该零部件的不合格将严重影响产品最终装配及使用,处理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龙门刨水下刨削平台,实现宽薄板不锈钢零件的刨削加工全程在水下完成。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龙门刨水下刨削平台,其特征是,包括矩形主体平台和所述主体平台四周安装的壁板,所述主体平台和壁板围成水池框,在所述主体平台的宽度方向设置若干T型槽钢,在所述T型槽钢上安装板材装夹工装,在所述主体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条起吊槽,在所述水池框内注入冷却液,所述冷却液浸没待刨削板材。
进一步,所述水池框连接一个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通过所述壁板上的球阀连接至所述水池框,在所述球阀相对侧的壁板上还安装排水管。
进一步,所述T型槽钢为4至6根,所述起吊槽为3至5条。
进一步,所述板材装夹工装包括垫块和螺栓,所述垫块上开有长孔,所述垫块的一侧与所述待刨削板材的侧边配合,所述螺栓设置在所述T型槽钢的T型槽内将所述垫块紧固。
进一步,所述板材装夹工装包括多对楔板,每对楔板中的第一块固定在所述主体平台上,第二块楔板与第一块楔板和所述待刨削板材配合装夹。
进一步,在所述主体平台底部安装筋板。
进一步,所述筋板包括多个米字形排列的筋板组,均布在所述主体平台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壁板围成的水池框开口为喇叭口,开口端尺寸大于壁板与主体台平连接处尺寸。
进一步,所述主体平台上设置有与所述龙门刨装夹的装夹部件,在所述主体平台上开有吊装螺孔。
进一步,所述主体平台的长为5至8m,宽为1至3m,所述起吊槽的宽度为100至200mm,深度为80至1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刨削加工全程在水下完成,改善高精度宽薄板零件的加工质量;
(2)操作工作中避免了损伤零件和零件变形;
(3)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节省生产成本,保证ACP1000项目堆内构件产品的顺利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A-A剖视图;
附图3是附图1中B向视图;
附图4是附图1中I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主体平台;2.壁板;
3.筋板;4.T型槽钢;
5.螺纹孔;6.吊装孔;
7.待刨削板材;8.起吊槽;
9.球阀;10.排水管;
11.卡块;12.定位销;
13.楔板;14.垫块;
1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龙门刨水下刨削平台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至3,龙门刨水下刨削平台,包括矩形主体平台1和主体平台1四周安装的壁板2,主体平台1的长为5至8m,宽为1至3m,根据ACP1000核电项目设计主体平台1为铸铁结构,主体平台1长5m,宽1.5m。主体平台1和壁板2围成水池框,水池框开口为喇叭口,其开口端尺寸大于壁板2与主体平台1连接处尺寸,扩展加工操作空间。在主体平台1底部安装8处米字形筋板3结构以加强平台刚度和减轻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8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