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79494.7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8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代丽;聂昌军;刘宝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恒安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38 | 分类号: | C08G18/38;C08G18/32;C08G18/42;C08G18/48;C08G18/62;C08G18/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塑性 聚氨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聚合物制备技术,更具体的涉及一种3D打印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属于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一种,是一种通过逐层增加堆积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快速增材制造技术,不但克服了传统减材制造产生的损耗,而且使得产品制造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3D打印技术包括熔融层积成型(FDM)技术、光固化成型(SLA)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技术和三维立体印刷(3DP)等。其中,FDM因其在成型材料和成本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3D打印技术中最有市场前景的一种工艺。3D打印材料是3D打印的物质基础,也是限制3D打印进一步发展的技术瓶颈。FDM所使用的原料通常为热塑性高分子,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乳酸(PLA)、聚碳酸酯(PC)、聚苯砜(PPSF)等,但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收缩率较大、对人体有害等问题。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一种由低聚物多元醇软段与异氰酸酯-小分子扩链剂为硬段的线性嵌段共聚物,主链中含有重复的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其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良好的耐磨性、易于成型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纺织、鞋材等多种领域。由于TPU优异的综合性能以及其较低的熔融温度,是一种潜在的3D打印材料,但其价格较高、尺寸收缩率较大的特点限制其用于3D打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3D打印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原位聚合一步法,采用含氟多元醇或含氟扩链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将氟元素引入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内,制备出的一种含氟3D打印热塑性聚氨酯材料。该复合材料兼具含氟化合物和TPU的优点,不仅热稳定性、低收缩率、高力学性能、低吸水率有所提高。让并且表面性能、耐化学介质性、使用温度等均有所改善,其3D制品性能优异。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3D打印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如下,按重量份计:
优选地,所述大分子多元醇为分子量为500~5000g/mol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氧化丙烯二醇、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醚二醇、聚氧四亚甲基醚二醇、聚碳酸酯二醇、聚己内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丁二醇酯二醇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含氟多元醇为四氟对苯二酚、六氟苯六氟戊二醇、六氟五亚甲基己二酸酯、六氟五亚甲基丙二酸酯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小分子扩链剂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2,2-二甲基戊二醇、1,6-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二甘醇、丙三醇、乙二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二乙基甲苯二胺、N-甲基二乙醇胺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含氟扩链剂为2,2,3,3,4,4,5,5-八氟-1,6-己二醇、光固化氟碳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异氰酸酯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水解稳定剂是碳化二亚胺、2-噁唑啉化合物、苯基缩水甘油醚、双酚A双缩水甘油醚、四苯基缩水甘油醚基乙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其他助剂是色母、抗静电剂、增强无机粒子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色母为镉红、镉黄、钛白粉、炭黑、氧化铁红、氧化铁黄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抗静电剂为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烷基磺酸碱金属盐、磷酸碱金属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碱金属盐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增强无机粒子纳米银、纳米二氧化硅、蒙脱土、碳酸钙、碳纳米管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3D打印热塑性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大分子多元醇35-75份,含氟多元醇0-10份,小分子扩链剂2-25份,含氟扩链剂0-7份,水解稳定剂0-8份,其他助剂0-10份,分别放置于30~150℃条件下熔融脱水2~4h;
步骤二,将熔融脱水后的大分子多元醇、含氟多元醇、小分子扩链剂、水解稳定剂和其他助剂以及50~120℃下熔融的5-60份异氰酸酯同时加入双螺杆反应挤出机中进行反应,挤出温度为130~250℃经水下切粒得到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恒安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恒安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79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