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多载波实现多卡功能的方法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0288.8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2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8/02 | 分类号: | H04W68/02;H04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载波 实现 功能 方法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多载波实现多卡功能的方法,用于一移动终端,移动终端配置有用户身份识别卡,用户身份识别卡设置有两个,用户身份识别卡处于专用信道状态或处于待机态,检测有用户身份识别卡处于专用信道状态并且网络为处于专用信道状态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开启双载波,检测处于待机态的用户身份识别卡需要收寻呼时;将一路载波调谐到待机态的用户身份识别卡所设定的频率用于接收寻呼;寻呼接收完毕后,将接收寻呼的载波调谐回专用信道指定的频率上。以上技术方案在不增加射频硬件的条件下,可根据需要将载波调谐到不同频点上,可同时接收两个频点上的空口数据,避免丢寻呼,并可提高选网速度或小区重选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多卡功能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很多用户需要一个手机可承载多个电话号码,如能同时支持两张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当前的多卡手机方案,一种是双RF(Radio Frequency,射频)模块的方案,采用两套射频组件,性能较好,但价格昂贵;另一种采用单RF模块的方案,由于只有一个射频组件,射频资源受限,在任意时间点,射频组件只能给一张SIM卡使用,如果两张SIM卡的寻呼消息同时出现,则只能选择接收其中一张SIM卡的寻呼,另外一张SIM卡的寻呼不可避免的会被丢弃,由于各个卡要分时使用射频组件,会造成选网慢、以及丢寻呼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多载波实现多卡功能的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具有选网慢、及丢寻呼的弊端;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多载波实现多卡功能的方法,用于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配置有用户身份识别卡,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包括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和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处于专用信道状态或处于待机态,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处于专用信道状态或处于待机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检测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中是否有用户身份识别卡处于专用信道状态并且网络为处于专用信道状态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开启双载波;
步骤A2,如果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中有用户身份识别卡处于专用信道状态并且网络为所述处于专用信道状态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开启双载波,检测处于待机态的用户身份识别卡是否需要收寻呼;
步骤A3,如果所述步骤A2中所述处于待机态的用户身份识别卡需要收寻呼,将一路载波调谐到所述处于待机态的用户身份识别卡所设定的频率用于接收寻呼;
步骤A4,判断所述步骤A3中用于接收寻呼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接收寻呼完毕后,将接收寻呼的所述载波调谐回专用信道指定的频率上。
上述的利用多载波实现多卡功能的方法,所述步骤A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1,检测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中是否有用户身份识别卡处于专用信道状态,如果否,执行步骤A13a;
步骤A12,检测所述网络是否为处于专用信道状态的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开启双载波,如果是,执行步骤A2,如果否,执行步骤A13b;
步骤A13a,将两路载波分别调谐到所述第一用户身份识别卡和所述第二用户身份识别卡所设定的频率上,退出;
步骤A13b,将一路载波设定到专用信道所指定的频率上;将另一路载波设定到处于待机态的用户身份识别卡所设定的频率上,退出。
上述的利用多载波实现多卡功能的方法,所述步骤A3之后所述步骤A4之前还包括:
步骤A40,接收待机态的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寻呼并判断寻呼接收是否完成,如果否,重复步骤A40,如果是,执行步骤A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02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