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终端播放即时消息音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0375.3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0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含;何朝阳;田博;李恬;马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李灵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终端 播放 即时消息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终端播放即时消息音的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当车载终端上安装的即时通信软件接收到即时消息时,启用消息音声道来播放即时消息对应的即时消息音;在使用消息音声道播放即时消息对应的即时消息音的过程中,如果车载终端接收到任意一种类型的播放内容,则根据播放内容调用预存的声道控制规则;车载终端按照声道控制规则来控制消息音声道和用于播放播放内容的声道的工作状态,使得即时消息音和播放内容进行切换播放、顺序播放或混合播放。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了即时通信软件的车载终端无法准确的播报该即时通信软件对应的即时消息音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终端播放即时消息音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个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安卓系统尽管最初是针对智能手机而设计的,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移动互联网属性、强大的扩展性和开放性,以及安卓从发布至今的不间断版本升级赋予它的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无线的竞争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终端电子设备采用开放的安卓平台作为其操作系统。
安卓系统的迅猛发展也引起了车载终端制造商的强烈兴趣,为了拓展更多的市场和服务,越来越多有实力的车载终端厂商使用安卓系统作为车载终端的基本操作系统。这种车载终端具备传统车载终端的导航、收音机、音乐播放等功能,同时又具备安卓系统自身可联网、丰富应用程序等特色。但是因为安卓系统最初并不是为车载平台打造的,所以也存在着稳定性不佳、用户体验差、价格偏高、针对性优化不强等不足之处。
在现有技术中,基于安卓系统的车载终端的音频控制策略中,安装在车载终端上的即时通信软件(如,QQ、微信等)在接收到一条新的即时消息时,车载终端将会以消息提醒的方式提醒用户(如在接收到QQ消息时车载终端会收到消息提醒),此时,车载终端的提示方式一般为播放短暂的提示音(如“嘀”的一声)以提示用户。但是,由于用户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可能漏听该提示音,并且这种提示方式并不能准确地通知用户接收到的即时消息是来自哪个软件的消息,也并不会向用户提示即时消息的内容,用户需要进行相应的手动操作才能知晓该消息。并且,如果在接收到新消息时,车载终端正在播放其他音频,则该提示音可能将在其他音频播放结束后才对用户进行提示,若新消息比较重要,需要用户及时处理,上述的音频控制策略可能会导致用户不能及时接收并处理该新消息。
针对现有技术中安装了即时通信软件的车载终端无法准确的播报该即时通信软件对应的即时消息音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终端播放即时消息音的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了即时通信软件的车载终端无法准确的播报该即时通信软件对应的即时消息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终端播放即时消息音的方法,包括:当车载终端上安装的即时通信软件接收到即时消息时,启用消息音声道来播放即时消息对应的即时消息音;在使用消息音声道播放即时消息对应的即时消息音的过程中,如果车载终端接收到任意一种类型的播放内容,则根据播放内容调用预存的声道控制规则,其中,声道控制规则至少包括:中断规则、混播规则、以及串行播放规则;车载终端按照声道控制规则来控制消息音声道和用于播放播放内容的声道的工作状态,使得即时消息音和播放内容进行切换播放、顺序播放或混合播放。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终端播放即时消息音的方法,包括:在车载终端在开启播放声道播放对应类型的播放请求播放对应的内容的过程中,如果车载终端上安装的即时通信软件接收到即时消息,则调用预存的声道控制规则,其中,声道控制规则至少包括:禁止规则、混播规则、以及串行播放规则;车载终端按照声道控制规则来控制用于播放即时消息的消息音声道和用于播放播放内容的声道的工作状态,使得即时消息音和播放内容进行切换播放、顺序播放或混合播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03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