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隔离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1192.3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1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11297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家骅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隔离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环境隔离方法。预先令RPC客户端中的路由地址池按照预设的周期自动刷新预置的全量地址,RPC客户端接收环境隔离设备发送的环境隔离指示后停止自动刷新路由地址池,并将路由地址池中当前的地址替换为合并地址,后续当RPC客户端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服务调用请求时,根据路由地址池中的合并地址生成有效的目标地址,将服务调用请求发送至与目标地址对应的RPC服务端,并将RPC服务端返回的业务处理结果反馈至用户。从而在不对硬件进行改动的前提下,解决了在RPC调用过程中进行环境隔离所带来的复杂度高、无法完全隔离等问题,保证了环境隔离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境隔离方法。本申请同时还涉及一种RPC客户端以及环境隔离设备。
背景技术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是一个分布式计算的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的协议,由于通过RPC能够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的同时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因此RPC既简单而又广受欢迎。远程过程调用总是由客户端对服务器发出一个执行若干过程请求,使用客户端提供的参数,服务端将执行结果返回给客户端。目前大部分的云计算平台的公有云计算产品均提供了RPC的服务功能,方便各类语言开发者快速使用。
如图1所示,为RPC原理示意图。(RPC)客户端与(RPC)服务器利用各自的传输编码通过协议在各个频段相互连接,其中客户端具有接口模块,服务器则具有用于运行的实施模块。通过RPC可以充分利用非共享内存的多处理器环境(例如通过局域网连接得多台服务器),这样可以简便地将应用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应用程序就像运行在一个多处理器的计算机上一样。技术人员可以方便的实现过程代码共享,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将以大量数据处理的操作分散到处理能力较强的集群中运行,从而减轻单机负担,同时也能更好的做服务化处理。
在应用RPC技术的过程中,RPC框架中的Client需要调用Server,请求路由到哪台Server有不同的策略和实现方式。而基于请求路由技术如何实现环境隔离也是现有的RPC应用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环境隔离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这里指请求路由技术),完成对测试环境、生产环境的分布式调用服务、数据的区分,防止不同环境间分布式调用服务、数据的相互干扰和使用。现有技术一般通过修改请求来源标志位(IP)将请求隔离到指定机器上,或者是通过调整负载均衡的权重配置将请求隔离到指定机器或者集群中(可能存在隔离不干净的问题),亦或是通过配置混合路由的分组值将机器隔离到指定分组当中(要在服务端设置服务分组,区别于其他分组)。
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基于请求路由的隔离架构示意图。预先为生产环境中的不同APP对应配置了统一接入1、配置服务1以及通知等模块,而隔离环境中的APP则对应配置了与生产环境不同的统一接入2以及配置服务2等模块。然而无论是生产环境还是隔离环境,均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进行管理。由于基于请求路由的环境隔离需要修改客户端请求标志位(IP)或者修改RPC路由配置文件,势必造成需要发布和重启应用,操作成本很高,不能动态完成隔离,而且服务端也需要配置单独的分组以支持隔离操作,而这些操作十分复杂,极易出错,配置不对可能造成隔离不干净等问题,由于整体环境的波动等不确定因素,极易导致服务请求调用失败,进而影响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现有技术中若需要通过环境隔离进行测试对比的话,一般需要部署一套相同应用,设置不同的路由配置和分组。而单独部署的环境在真实性上有损失,同时也加重了操作人员运维负担。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环境隔离方案存在着以下缺点:
(1)对应用侵入大
常规的隔离技术不是需要对原应用代码、分组、路由规则配置进行修改,就是需要对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进行分组配置。对应用的侵入很大,而且配置复杂,极易出错,修改的版本要单独打分支,以后的维护成本也很大。
(2)隔离后应用稳定性存在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11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防溃电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储能用单向主动均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