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实物扫描的装配体参数化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1408.6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9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4093 | 分类号: | G05B19/4093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菅秀君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实物 扫描 装配 参数 自动化 数控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物扫描的装配体参数化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方法,包括:获取实物装配体整体的几何形貌与各组件的几何形貌;基于所获取的实物装配体整体几何形貌与各组件几何形貌的测量点云,利用几何与加工特征识别方法进行几何特征识别,并对识别的特征进行表达与存储;应用装配关系匹配与装配知识提取算法构建装配体与装配关系的参数化模型;基于所识别的加工特征、结合加工机床的结构性能参数,实现数控加工程序的自动生成,本发明能够脱离参数化大型软件平台,基于某一产品实物实现举一反三的系列化产品从结构参数化、到几何加工特征提取与识别、再到加工工序的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的自动编程的一体化、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数控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实物扫描的装配体参数化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实际生产中有许多这样的需求:为了实现系列化产品的加工,要求基于已有的一种产品,实现系列化产品的参数化、自动化数控加工。然而,现有方法存在如下缺点:
首先,对于当前的参数化设计,在大型的商用三维软件中都有应用,但其主要是一种通用化的平台,需要用户通过手工交互的方式实现模型的参数化,比较麻烦;其次,对于三维实物扫描的应用较多,然而这些工作多数是为了零件模型的逆向设计、三维重构而开展,尚未查到通过几何与加工特征识别方法、应用装配关系匹配与装配知识提取算法构建装配体与装配关系的参数化模型的应用;再次,对于零件的加工,目前多数依赖于加工工艺工程师和数控编程人员根据加工经验合作完成。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实物扫描的装配体参数化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方法,其能够脱离参数化大型软件平台,基于某一产品实物实现举一反三的系列化产品从结构参数化、到几何加工特征提取与识别、再到加工工序的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的自动编程的一体化、自动化。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实物扫描的装配体参数化及自动化数控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实物装配体整体的几何形貌与各组件的几何形貌;
步骤二,基于所获取的实物装配体整体几何形貌与各组件几何形貌的测量点云,利用几何与加工特征识别方法进行几何特征识别,并对识别的特征进行表达与存储;
步骤三,应用装配关系匹配与装配知识提取算法构建装配体与装配关系的参数化模型;
步骤四,基于所识别的加工特征、结合加工机床的结构性能参数,实现数控加工程序的自动生成。
进一步地,于步骤一中,所获取的装配体整体几何形貌与各组件几何形貌的三维拼合数据尽可能封闭完整、无漏洞,测量精度依据当前零件精度要求而定。
进一步地,于步骤一中,所使用的测量设备为扫描仪。
进一步地,于步骤二中,外轮廓点集分割与特征点提取是将不同段的特征提取并分割出来,通过外轮廓点集分割存储不同特征段的首尾特征点信息。
进一步地,于步骤二中对于特征的识别与处理则是根据具体特征段所对应的特征点,判断具体是何特征,通过数据的处理得到具体几何特征的属性。
进一步地,于步骤二中,对回转零件的几何特征识别步骤如下:获得轴向转投影测量点云;去除重叠点;对点集进行排序;同一轴向位置取半径最大点;外轮廓点集分割与特征点提取;对不同特征进行识别与处理;对特征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于步骤二中,对非回转零件的几何特征识别步骤如下:对单独零件点云进行面分割;去除重叠点;对分割点集进行排序;分割点集的几何属性识别;分割几何元素的关联关系提取;几何特征的识别与处理;对特征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于步骤三中,结合装配体整体几何形貌和各个零件的几何特征的提取结果,修正装配体中各个零件几何机构模型,同时构建装配体与装配关系的参数化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1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磨边机恒线速度磨削的控制算法
- 下一篇:机床数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