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类金属硫蛋白-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1945.0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5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波;陕婧婧;卢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古基因生物工程(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涛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类 金属 蛋白 融合 表达 载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类金属硫蛋白‑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所述表达载体克隆区的上游包含人类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6),下游为金属硫蛋白MT1。本发明还揭示了应用所述表达载体的方法,包括表达菌株的构建、扩增、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纯化的基本方法。本发明所揭示的hFABP6‑MT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具有如下特点:①高效表达MT蛋白;②可溶性表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领域,涉及一种人类金属硫蛋白-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伴侣样蛋白功能的人类游离脂肪酸结合蛋白与人类金属硫蛋白的融合表达。
背景技术
1957年Margoshes和Vallee在研究金属生物学作用时,从动物器官分离出一种新的蛋白质,它含有丰富的巯基,能螯合大量的金属离子,此物质称为金属硫蛋白(英文为Metallothionein,简称MT)。
关于金属硫蛋白,全球从1978年到1999年,先后在瑞士、日本、美国共举行了四次国际专题研讨会,第五次国际专题研讨会于2005年10月在北京召开。1987年我国将MT列入[863]计划,“八五”、“九五”重大攻关项目,1994年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2003年MT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1995年联合国将MT列入向世界各国推荐的生物技术产品。由此可见从国内到国外对MT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高度重视。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又称巯基金属结合蛋白。一类非酶蛋白质,除含有镉(Cd)、锌(Zn)的MT外,在自然界也存在含有铜(Cu)、汞(Hz)、金(Au)、铋(Bi)等元素的MT。MT的蛋白分子内不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和组氨酸。让MT中50%的金属离子发生解离的pH值分别为:Zn-MT:3.5~4.5;Cd-MT:2.5~3.5;Cu-MT<1.0。因MT缺乏芳香族氨基酸,故在280nm处无吸收峰,然而具有与金属相关的吸收峰。去金属的MT在190nm处有一个吸收峰。所有脊椎动物、多数植物和微生物体内都含有MT。无论是自然产生还是诱导产生的MT,其氨基酸组成基本相同、主要不同在所含金属及其含量。
人类MT按分子特征和分布分为四个亚群:MT1、MT2、MT3、MT4。MT1又分9个亚类,MT2又分MT2a和MT2b。MT1和MT2分布全身,MT3分布于脑,MT4主要分布于皮肤。
自由基是人体衰老的第一大元凶,自由基还与人类若干中老年疾病紧密相关,导致人体免疫力逐步下降,MT是目前已知的最好的自由基清除剂,减少自由基就能延缓人体衰老步伐。同时,MT也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重金属解毒和清除蛋白。人体重金属超标或中毒,损害肝、肾、骨、脑和记忆功能,引发多种疾病。
大量的科学实验和临床结果表明:MT在抗电离辐射、紫外线照射、解除金属毒素、治疗或缓解消化道溃疡、心肌梗塞、各种炎症、各种癌症、保护皮肤、减轻吸烟及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抗过敏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目前MT产品主要从兔肝、马肾、猪肝和微生物(如粗脉孢菌)等中提取,成本高、产量低,抑制了她的广泛使用,比如食品、饮品、化妆品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类金属硫蛋白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人类金属硫蛋白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所述的人类金属硫蛋白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是将人类金属硫蛋白1的编码序列作为目标蛋白编码序列插入伴侣样蛋白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多克隆区所得;所述的伴侣样蛋白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上游含有人类游离脂肪酸结合蛋白-6的编码序列,人类游离脂肪酸结合蛋白编码序列下游包含一段柔性接头区和用于插入目标蛋白编码序列的多克隆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古基因生物工程(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盘古基因生物工程(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1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