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有抗糖尿病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2300.9 | 申请日: | 2015-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7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勇;熊涛;宋苏华;帅高平;关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33/135;A61K35/747;A61P3/10;C12R1/25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糖尿病 功能 植物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指一类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通过定植于宿主肠道、生殖 系统内,能够对宿主产生确切的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体内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 活性微生物的总称。乳酸菌作为益生菌中最具代表性的菌属,具有帮助消化、促进营养物质 的吸收、缓解乳糖不耐症、预防和治疗腹泻、调节肠道菌群和缓解便秘、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降低血液总的胆固醇、改善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延缓衰老及抗肿瘤等生理活性。
II型糖尿病是一类以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相对缺乏导致高血糖症状的代谢紊乱 性疾病。慢性的高血糖症状可能在多种器官(如眼睛、肾脏、神经、心脏和血管)导致并发症, 从而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多种因素(如年龄、饮食、缺乏运动 和肥胖)都能诱导产生II型糖尿病。过去几十年间,糖尿病患者人数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增 长。当前,已研发出多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比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α葡萄糖苷酶类, 这些药物能够控制血糖水平。但他们的副作用(肠胃气胀、腹部不适与腹泻等)也不容忽视。 近年来,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肠道菌群可能作为一种新颖的干预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作为 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益生菌在摄入一定剂量时能够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另外,近期研 究发现,益生菌不仅能促进肠道菌群平衡,而且可能具有降血糖功能。
目前,国内外研究比较多的有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 瑞士乳杆菌等菌株。然而,由于乳酸菌的益生活性具有菌株特异性,不同菌株之间的益生活 性差别较大。因此,需要更有针对性的筛选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菌株,特别是我国有大量的 传统发酵食品,其中有大量的乳酸菌亟待研究与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具有抗糖尿病功能的植物乳杆菌,本发明所述的菌株为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NCU116,以便解决中国市场上乳酸菌产品使用的 菌株的国产化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杆菌是从中国传统泡菜老液中分离得到的植物乳杆菌 NCU116,该菌株具有抗糖尿病功能。该菌株由南昌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 实验室分离并保藏,编号NCU116;该菌株已于2015年12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 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 究所,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No.11885,建议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是包含所述植物乳杆菌NCU116菌株的 生理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稀释剂,可以是食品或药品。
本发明所述的植物乳杆菌NCU116为活菌或灭活菌或该菌株的衍生物。
本发明所述的食品可以是发酵果蔬、发酵乳、乳酪、含乳饮料、乳粉或其他含有该 菌株或该菌株衍生物的食品的任何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药品是胶囊、粉剂、片剂或其他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赋形剂或稀释剂 的任何一种。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可以用于缓解糖尿病症状,为口服形式。具体包括:
用于调节机体血糖、血脂、激素水平,升高短链脂肪酸水平,修复氧化应激损伤、胰 腺与肾脏病理损伤,调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胆固醇7α-羟化酶、葡萄糖转运蛋白4、过氧化 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α和γ的基因表达;
或者,用于调节机体内葡萄糖、脂肪酸、胆酸和氨基酸等代谢途径发挥抗糖尿病作 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植物乳杆菌NCU116菌株制备用于缓解糖尿病症状的食 品或药品的方法。
本发明所述食品或药品的用途可广义包括一种缓解糖尿病症状的方法,所述方法 包括给予哺乳动物可达到缓解糖尿病效果剂量的该菌株的组合物。
在发明所提供的体外试验证实,植物乳杆菌NCU116生长性能优良,具备良好的耐 酸性及耐胆盐特性,在胃肠道中存活率较高,并具备较强的肠道黏附性能,可有效抑制胃肠 道中有害菌的繁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2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